陳湛仁,茂名石化化工分部芳烴車間設備副主任,自2000年7月大學畢業參加工作以來,長期從事設備管理工作;與設備打交道的16年經歷,他形成了自己一套同設備“交流”的獨特方法。
“小金、小盧、小王,請你們抓緊時間把車間所有設備和配件的清單都列出來,方便今后開展工作!”陳湛仁鑒于設備管理要求和近期各種隱患排查情況,給三位設備員分配了這個既簡單又不容易的任務,以便對車間所有設備和備件的情況進行一次全面梳理。
這個工作量可不小,雖然三位設備員都沒有說什么困難和埋怨的話,可是畏難情緒還是清晰地浮上了臉龐。為提高設備員的積極性,使他們認識到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陳湛仁用一個形象的比喻來鼓勵道:“其實,我們管理設備的,就是要善于和設備打交道。我們把設備和配件的清單詳細列清楚了,就算大致了解這個設備的概況,這樣才能做到知己知彼、有備無患。在檢修設備、申報材料時,才能做到心中有數,事半功倍。”
小王聽完陳主任的一番話后,恍然大悟:“難怪我經常手忙腳亂的,原來是對設備‘心中無數’”。陳湛仁趁熱打鐵道:“但是這個設備和配件清單,僅僅是我們對這個設備的初步認識。就好像剛認識的一個人,我們知道了他的名字、身份,這樣是不足以和他產生良好‘交流’的。要想同設備友好‘相處’,還要摸清它的脾性。”
陳湛仁的話引起了小盧的興趣,他追問道:“那么,這個設備的脾性怎樣去了解呢?”
陳湛仁解釋說:“要摸清它的脾性,也不難。只要我們在平時操作和故障檢修中做好詳細記錄,掌握它的運行狀態的發展趨勢,這樣就能順著它的脾性管理它,它才不會耍性子鬧脾氣了。就比如芳烴舊區這幾臺溶劑泵,它們就是典型的脾氣極其頑劣的機泵,這幾個月已經反復多次發生故障了。但是,它的損壞并非突然發生和無跡可尋的。我們可以從日常積累的軸振動、軸承溫度等數據來摸準它的脾性,預測設備運行狀態,提前發現故障的萌芽,及時消除設備故障。”
長期堅持從現場積累第一手資料,陳湛仁就是這樣不斷總結芳烴車間各類機泵的共性和特性,確保每臺機泵的本質安全。因此,在“大干50天、確保安全生產”主題競賽活動中,陳湛仁被評為“嚴細實管理之星”,同時,帶領著設備專業團隊為芳烴車間獲得了2次“設備和現場管理進步車間”的榮譽。
(茂名石化 黃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