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要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繼續推動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防止已經化解的過剩產能死灰復燃。
鋼鐵行業的兼并重組已經先行一步。2016年,經國務院批準,(http://www.shiyou168.com/index.asp)寶鋼集團有限公司與武漢鋼鐵(集團)公司重組成立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新集團預計在2016年-2018年間去產能總計超過1600萬噸。
中國企業報稱,煤炭行業的兼并重組也在醞釀中。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透露,發改委正在研究推進煤企在上下游相關行業跨行業兼并重組的措施,支持打造跨行業、區域、所有制的企業平臺。
連維良表示,要加快推進小煤礦關閉淘汰和兼并重組,總結和推廣一些地區行業有效的經驗,鼓勵大型煤炭企業對中小型煤礦進行兼并重組,壯大一批大型煤炭企業集團,進一步提高辦礦標準,推動產業結構邁向中高端。
中央企業設計煤炭行業有22家,分三類:
第一類是2家專業煤炭企業:神華集團、中煤能源(601898)集團;
第二類是8家電煤一體化企業,包括中國華能、中國大唐、中國華電、中國國電、國家電投、國投、華潤集團、中鋁公司;
第三類是12家涉煤企業,包括保利集團、中國中鐵(601390)、中煤科工、中航工業、新興際華等。
神華集團是目前中國規模最大煤炭的企業和世界最大的煤炭供應商。
中煤能源集團以煤炭生產貿易、煤化工、坑口發電、煤礦建設、煤機制造為主業,主業同神華接近。
中煤科工是由中煤國際工程設計研究總院、煤炭科學研究總院兩家中央企業于2008年4月合并組建,主要以煤炭領域設計與工程總包為主業。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則主要從事煤炭、化工資源勘查。
在央企減量重組及煤炭去產能的大背景下,這四家企業無疑是煤炭領域央企重組的焦點。2016年5月業內一度有消息稱,中煤科工要整體并入神華。雖然事后雙方均否認接觸和籌劃重組,但部分業內人士認為,神華與中煤科工重組具備條件。
中煤科工長期致力于煤炭高效低碳利用成果技術轉化,在水煤漿、煤層氣開發與利用、(http://www.shiyou168.com/index.asp)煤粉鍋爐、煤基碳材料、煤焦油加氫及水處理技術的產業化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
而神華同樣在積極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發展新能源,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清潔能源技術和服務。雙方重組具有明顯的協同效應,可以加強科技研發能力,推進煤炭在全行業、全生命周期、全產業鏈的清潔利用,也有利于推動神華向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管理模式方向改革。
但從煤炭去產能的角度考量,神華與中煤科工重組效果并不明顯。信達證券首席分析師曹寅表示,煤炭行業尚處于低谷期,企業規模的疊加意義并不大,還容易形成新的煤炭巨頭,為后期能源轉型帶來阻力。
中國企業報表示,煤炭企業與下游發電企業重組可能性或許更大。在以往的煤價上漲過程中,電力企業為了降低成本紛紛進入煤炭領域。截至目前,華能集團、大唐集團、國電集團、國家電投集團、華電集團五大電力集團均持有煤礦,總產能17966萬噸。其中,華能集團煤炭產能6893萬噸,占總量的38%。而神華同樣也早已進入發電領域,并計劃到2020年底,火電裝機達到1.18億千瓦。
值得一提的是,煤炭、電力合作得到了相關主管部門的政策支持。2016年4月,國家發改委印發《關于發展煤電聯營的指導意見》,稱發展煤電聯營,有利于構建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煤電合作機制,緩解煤電矛盾,促進綠色循環發展。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煤炭企業與發電企業重組,形成同一主體是煤電聯營的最好形式,能夠形成全產業鏈競爭優勢,發揮協同效應。結合《意見》給出的方向,神華、中煤能源都有可能與下游持有較多煤炭資產的發電企業重組。
根據神華集團內部人士透露,神華已經開展了幾起兼并重組,并且正在醞釀更大規模的重組方案。
中央企業化解鋼鐵煤炭過剩產能的工作目標是:從2016年開始,用5年時間壓減鋼鐵煤炭現有產能的15%左右,爭取用2年時間壓減現有產能的10%左右, 使專業鋼鐵煤炭企業做強做優做大,電煤一體企業資源優化配置,其他涉煤中央企業原則上退出煤炭行業,加快解決歷史遺留和企業辦社會問題,企業結構更加合理,活力和競爭力顯著增強。
在發改委、能源局制訂并印發的 《煤炭工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中,要求嚴格控制新增產能,有序退出過剩產能,積極發展先進產能,推進煤礦企業兼并重組,促進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提升煤炭產業發展質量和效益。
具體來看——從2016年起, 3年內原則上停止審批新建煤礦項目、新增產能的技術改造項目和產能核增項目。
未經核準擅自開工的違規建設煤礦一律停建停產,承擔資源枯竭礦區生產接續、(http://www.shiyou168.com/index.asp)人員轉移安置等任務確需繼續建設的,須關閉退出相應規模的煤礦進行減量置換。
鼓勵在建煤礦停建緩建,暫不釋放產能,對不能停建緩建的,按一定比例關閉退出相應規模煤礦或核減生產能力進行產能置換。
因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等原因確需在規劃布局內新建煤礦的,應關閉退出相應規模的煤礦進行減量置換。新建煤礦建設規模不小于120萬噸/年。
在煤炭市場相對獨立的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對符合國家規劃和產業政策的煤電、煤炭深加工等重點項目,按照有所區別的產能減量置換辦法,有序安排配套煤礦建設,充分發揮一體化運營效益。
《規劃》提出,堅持市場主導、企業主體和政府支持相結合的原則,支持優勢煤炭企業兼并重組,培育大型骨干企業集團,提高產業集中度,增強市場控制力和抗風險能力。
按照一個礦區原則上由一個主體開發的要求,支持大型企業開發大型煤礦,整合礦區內分散的礦業權,提高資源勘查開發規模化、集約化程度。
支持山西、內蒙古、陜西、新疆等重點地區煤礦企業強強聯合,組建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的特大型煤礦企業集團,推動煤炭生產要素在全國范圍內的優化配置。
堅持煤電結合、煤運結合、煤化結合,鼓勵煤炭、電力、運輸、煤化工等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進行重組或發展大比例交叉持股,打造全產業鏈競爭優勢,更好發揮協同效應,實現互惠互利、風險共擔。
“推進重組整合,應該圍繞突出主業為核心。”中國企業研究院專家表示。比如寶武集團成立后,通過整合規劃原寶鋼湛江基地和原武鋼防城港基地,可以減少投資約400億元,減少1000萬噸新建鋼鐵產能。專家認為,今年,電力和煤炭等領域將會成為央企兼并重組的重要領域。
國資委主任肖亞慶表示,今年將進一步推動實施專業化重組,支持央企以優勢龍頭企業和上市公司為平臺,通過股權合作、資產置換等方式整合同質化業務。
去年以來,神華集團、山西焦煤集團、山東能源集團、兗礦集團等都成立了國有資本投資公司。
有分析師表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革不僅將推動國有煤炭集團公司內部結構調整,還意味著產業整合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