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班長很辛苦,他就像隨時出診的大夫,從過完年就休過一次禮拜天。沒辦法,這些設備離不開他……”2月25日,星期六,齊魯石化熱電廠乙烯動力站搶修現場,運維中心烯烴機修車間鉗工五班班長孫劍敏正帶領職工加班搶修。說起班長孫劍敏,班組職工趙玉杰滿臉心疼。
孫劍敏是齊魯石化運維中心烯烴機修鉗工班班長,兩次獲得公司級“點子大王”、公司操作能手,2016年又被中心授予“運維中心勞動模范”。 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他認真學習、踏實工作、不斷創新,以滿腔熱情獻身自己鐘愛的事業。
孫劍敏自89年進廠以來一直奮斗在檢修一線,他和班組職工負責維護區域是熱電廠乙烯動力裝置。他已經在這套裝置里摸爬滾打了30多年。多年的實踐經驗,使他面對檢修工作時,更加游刃有余。只要是有檢修任務,他一定要做到盡善盡美才肯罷休。每當遇到搶修任務,只要他在,班組職工就感到踏實,因為一旦出現棘手的難題,不管什么情況,他總能有條不紊的處理好,并能及時讓設備恢復正常。一次,乙烯動力站GB2501C風機現場進行風機軸套拆卸,大伙使用撬棍、扳手、大錘、專用工具、軸承拉力器,能用的工具都用上了,能想到的辦法也都想到了,可是,風機軸套好像長在了軸上,還是紋絲不動。“讓老張來,火烤。”孫劍敏半蹲在平臺上,和大伙使用氣焊火烤后再用軸承拉力器配合大錘一絲絲緊固、一點點敲打,松動劑、扳手、銼刀和砂紙,一遍一遍修復、打磨。腿蹲麻了,胳膊也酸了,他全然不顧,繼續重復操作。一遍不行二遍、兩遍不行三遍,直到啃下“硬骨頭”。
孫劍敏常說,我們設備維修人員就是設備的醫生,如果粗心大意、推測不準、檢查不準、不及時發現故障苗頭,就會影響裝置生產。2016年6月,乙烯動力站風機轉子軸出現故障,孫劍敏經過仔細檢查后,發現由于軸承在軸上定位失效,造成軸承內圈轉動,使軸頸部位產生磨損,造成了風機的振動。如果將轉子拆卸下來進行修復,將會影響裝置的正常運行。孫劍敏和班員共同研究想出在線修復辦法。他將軸承安裝在軸上,巧妙的在軸與軸承內圈的空隙處塞入銅片,經過反復調整,使軸承中心線與軸的中心線重合,再用緊固劑填充軸承與軸之間的空隙處,恢復了轉子軸的正常運轉,成功在線修復轉子軸,保證了裝置的高負荷生產,避免了設備的整體拆卸。
作為一名黨員,孫劍敏時刻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處處以身作則,帶頭做表率,工作上從不挑肥揀瘦,從不推諉拖沓,每一項檢修任務他都力求做到細致完美,工友們都說他是大伙的領頭雁。2015年乙烯動力站汽輪機發電機組升級改造過程中,孫劍敏面對技術難點,查圖紙,想法子,自制專用工具,為檢修改造出謀劃策。在他和班組職工的共同努力下,經過半年多的檢修,最終實現了設備一次開車成功,年創效5000余萬元。2016年5月份,乙烯動力站兩臺壓縮機相繼出現故障,車間成立了以孫劍敏為主的搶修隊伍,歷經15天,連續加班加點,成功修復機組檢修任務,避免了因該機組故障導致的乙烯裝置減產。
孫劍敏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工人,他用雙手守護著裝置的每一臺設備。他所帶領的班組30多年來從未因設備檢修質量問題而影響到裝置的正常運行;他和班組職工也從未發生過任何安全事故。2016年他所帶的班組獲得了單位“查身邊隱患、保職工安全、促企業發展”活動優勝班組榮譽。他用滿腔的工作熱誠,詮釋了檢修工人的執著與堅韌,譜寫了一曲曲動人的檢修贊歌。
(齊魯石化 樊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