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師傅,您把責任區搞得這么干凈,每次都是樣板,有什么秘籍嗎?”
在齊魯石化運維中心腈綸運維車間儀表專業一季度一次的責任區評比中,翟欽厚的責任區又獲得了“樣板責任區”稱號。自從三年前車間舉辦這項評比活動以來,翟欽厚不僅率先取得第一批“樣板”稱號,而且一直保持至今。聚合儀表班早調會上,班長宣布這一結果時,有班員向他請教。
“沒有什么秘籍,就是時刻提醒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要時時處處做表率!”
翟欽厚今年56歲,在儀表崗位工作多年,是一名儀表工程師。他把每一項工作都做精做細,力求完美,他的認真和用心大家有目共睹。倒班巡檢時能及時發現設備問題,檢修時細心檢修保證質量;作為班組技術骨干,不僅平時檢修了大量儀表,還處理了許多疑難雜癥;班組建設中,協助班長為爭創先進班組積極出謀劃策,帶頭奉獻。在各方面自覺體現出一名共產黨員的優秀素質和先進模范作用,多次獲得廠級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作為一名老黨員,他承擔了車間重要設備——聚合裝置原液系統儀表設備的責任區,共有20多臺調節閥和各類變送器。由于臨近聚合物烘干機,粉塵極多,給保持衛生增加了難度。不過這可難不倒翟師傅。他采取了“循環堅持法”,就是堅持每個循環班打掃一次。四天上一輪班,每個夜班去巡檢時就打掃一遍。為何選在夜班?是因為地面衛生屬于工藝崗位,怕白天打掃后弄臟地面,他就選擇在晚上8點巡檢時打掃。晚上認真擦拭打掃完設備后,第二天早上6點巡檢時他會再用“補漏法”,檢查一遍哪里有遺漏的,或將留在地面上的污跡清理干凈,因為白天光線充足。憑借恒心和責任心,翟欽厚就這樣堅持每班打掃,從不間斷,即使周末也不例外。
翟師傅還有一個“秘密武器”。由于儀表設備狹縫多,位置也較高,給擦拭造成難度。愛琢磨的他就想能否做一個袖珍拖把?他將廢棄的舊拖把桿鋸成約40多厘米長的三段,將舊布條剪短分成三份,再用鐵絲捆扎,三個“袖珍版”拖把就做成了。每次夜班巡檢時,他提著一桶水,帶著袖珍拖把就出發了。先蘸水擦一遍,再擰干擦一遍。袖珍拖把既方便擦拭設備狹縫和胳膊夠不著的高處,又便于攜帶,還提升了安全性,很受職工歡迎,其他班組也經常來借用。即便這樣,翟師傅每次打掃起來也是全副武裝,手套、口罩、毛巾,捂得嚴嚴實實。打掃一遍,約莫一個小時,每次都是大汗淋漓,每次打掃完必須清洗工作服。
不僅衛生,平時巡檢時,責任區內任何細微的隱患都逃不過翟欽厚的眼睛。看到調節閥閥桿處漏料,馬上緊固;看到有的調節閥被腐蝕污染顏色或脫漆,就刷上油漆;有的地方粉塵太多、漿料介質沾污嚴重,就找來塑料布蓋嚴……他對待設備就像呵護自己的孩子。這樣一來,他管理的設備責任區率先當選并一直保持“樣板”,也就不足為奇了。
(齊魯石化 楊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