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農業部召開的化肥農藥利用率發布新聞通氣會傳出消息:經科學測算,2017年全國水稻、玉米、小麥三大糧食作物化肥利用率為37.8%,比2015年提高2.6個百分點;農藥利用率為38.8%,比2015年提高2.2個百分點。目前,中國農藥使用量已連續三年負增長,化肥使用量已實現零增長,提前三年實現“到2020年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的目標。
今年,農業部完善了化肥、農藥利用率定期發布機制,組織開展了利用率測算工作,細化測算的方法和內容,依托全國各級土壤肥料和植保技術推廣單位,分區域、分作物安排2000多個化肥、農藥利用率田間試驗,隨機調查近2萬戶農戶和6000多個專業化服務組織,整理匯總大量試驗測試數據。在數據分析的基礎上,利用數學模型進行測算,將測算結果與長期定位監測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并組織由植物營養、植保領域的院士專家領銜的專家組進行充分論證。
農業部有關負責人介紹說,化肥、農藥利用率提高帶來的經濟生態效益顯著。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節本增效。據專家測算,化肥利用率提高2.6個百分點,相當于減少尿素用量130萬噸(實物量),減少生產投入約26億元。農藥利用率提高2.2個百分點,相當于減少農藥使用量3萬噸(實物量),減少生產投入約12億元。二是提質增效。通過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的開展,在減少化肥、農藥用量的同時,提升了作物品質,打響了綠色品牌。特別是采取生態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綠色防控技術,減少農藥殘留,改善農產品產地環境,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三是減排增效。化肥利用率提高2.6個百分點,減少的化肥投入相當于減少氮排放近60萬噸、節省130萬噸燃煤或90萬立方米天然氣;農藥投入的減少也利于節能減排和資源節約。
據初步調度,今年化肥、農藥使用量有望繼續減少。農業部指出,盡管國內化肥、農藥利用率持續提高,但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目前,美國糧食作物氮肥利用率大體在50%,歐洲糧食作物氮肥利用率大體在65%,比中國高12至27個百分點。歐美發達國家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的農藥利用率在50%至60%,比中國高11至20個百分點。為此,下一步農業部將深入開展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通過精準施肥減量、有機肥替代減量、推進高效藥械替代減量等措施,實現化肥、農藥減量增效。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