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省原材料工業完成規模工業增加值2675.97億元,占全省規模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24.71%,比上年度增加了0.45個百分點。其中冶金、有色、石化、建材行業全年分別完成規模工業增加值476.01億元、776.48億元、679.33億元、744.15億元,同比增長9.8%、-3.5%、2.1%、-0.1%.
一、冶金行業
(一)主要指標。2017年,全省冶金行業規模工業完成增加值476.01億元,同比增長9.8%.實現工業銷售產值2472.65億元,同比增長22.0%,其中:實現新產品產值561.14億元,同比增長66.0%;出口交貨值37.30億元,同比增長-1.2%.全年生產鋼材2210.15萬噸、粗鋼2041.41萬噸、生鐵1789.93萬噸、鐵合金141.60萬噸,同比增長13.8%、11.6%、-0.1%、-11.4%.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393.35億元,同比增長20.7%;實現利潤總額127.28億元,同比增長165.4%;實現利稅總額193.82億元,同比增長94.6%;應收賬款120.53億元,同比增長5.3%.
(二)運行特點。2017年,全省冶金行業實現了穩中向好的發展勢頭,多項指標創造了歷史最好水平。一是打擊取締了“地條鋼”。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全年共查處取締“地條鋼”生產企業12家,中頻爐88臺,涉及煉鋼產能345萬噸,并順利通過國務院取締“地條鋼”專項抽查組驗收。二是鋼材、粗鋼產量大幅增長。隨著“地條鋼”的取締,促進了合規產能的生產,鋼材、粗鋼產量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全年生產鋼材2210.15萬噸,同比增長13.8%;生產粗鋼2041.41萬噸,同比增長11.6%.三是企業效益創歷史新高。全省冶金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總額、利稅總額三項指標均創同期歷史最高水平。華菱集團實現銷售收入1201億元,實現利潤54億元,實現利稅94億元,創集團歷年最好水平,并成為湖南省首家銷售收入過千億的企業。四是鋼材價格上漲較快。受鋼鐵去產能工作深入推進、“地條鋼”全面取締、采暖季錯峰生產和市場需求回升等因素影響,2017年鋼材價格大幅上漲。中國鋼材價格指數漲幅22.4%,其中長材價格指數增長32.2%、板材價格指數增長12.2%.細分鋼材品種中,螺紋鋼價格上漲36.1%.五是創新驅動品種鋼創效。華菱集團2017年投入研發經費21億元,自主研發14項前瞻性生產技術,獲得78項技術專利,開發新產品21個,同時結束了我國不能生產高強度起重機臂架管的歷史,并首創了低溫沖擊性能船板、高級別抗大變形管線鋼、USIBOR2000汽車板、X100Q海洋工程用管等“雙高”產品。全年重點品種鋼比重提升到38%,銷售利潤從0.13%提升到5%,銷量600萬噸,創效27億元。
(三)存在問題。一是防范“地條鋼”死灰復燃壓力大。2017年,“地條鋼”產能在重拳打擊下得以全面取締,但隨著鋼材價格大幅上漲,在高利潤的驅使下,個別企業有新上鋼鐵冶煉項目的沖動,存在打政策擦邊球的傾向,“地條鋼”死灰復燃的可能性增大,需引起高度重視。二是無縫鋼管企業經營困難。我國無縫鋼管產量仍處于高位,產品同質化、低端化和惡性競爭較為嚴重,同時無縫鋼管出口市場遭受歐美、東南亞、南美等地貿易保護主義抵制,出口市場受到沖擊。在整個鋼鐵市場好轉的情況下,華菱衡鋼實現利潤僅7507億元。三是技術指標對標全國仍有差距。華菱集團三鋼高爐燃料比、鐵水成本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對標全國平均水平還有一定的差距。特別是精益生產精細管理還需加強,內部運營質量亟待提升,降低成本仍有潛力可挖。
二、有色行業
(一)主要指標。2017年,全省有色行業完成工業增加值776.48億元,同比增長-3.5%,其中實現出口交貨值41.59億元,同比增長32.4%.完成十種有色金屬產量205.62萬噸,同比增長-5.2%,其中:精煉銅9.98萬噸、黃金62.04噸、鋁材237.65萬噸、白銀8284.35噸、銻13.78萬噸、銅材41.57萬噸,同比分別增長83.3%、37.7%、16.2%、14.6%、8.1%、5.5%,鉛、鋅、錫為負增長。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271.73億元,同比增長15.5%;實現利潤總額96.12億元,同比增長26.4%;實現利稅總額153.04億元,同比增長17.2%.
(二)運行特點。2017年,全省有色行業積極適應經濟新常態,認真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努力調結構、促轉型,主要經濟指標明顯改善,企業盈利狀況趨于好轉,行業經濟運行整體平穩。一是生產指標降幅收窄。2017年有色金屬工業累計完成十種有色金屬產量同比下降5.2%,完成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3.5%.二是效益指標逆勢上揚。在主要有色金屬產量減少的情況下,全省有色行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5.5%,利潤同比增長26.4%,利稅同比增長17.2%.三是行業投資增速下降。有色行業全年完成投資額400.89億元,同比下降15.4%.其中:有色金屬礦采選完成投資95.66億元,同比下降13.64%;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完成投資305.23億元,同比下降15.94%.四是進出口增速上揚。全年有色金屬進出口總額17.32億美元,同比增長35.8%.其中:出口10.88億美元,同比增長18.4%;進口6.44億美元,同比增長80.7%.
(三)存在問題。一是招商引資難。我省有色行業招商引資的力度和產業結構的發展不配套,引進新技術、新資源難。二是企業創新能力不足。企業創新科技成果轉化效率不高,自身創新能力不足,協同創新平臺未真正發揮作用。三是人才問題日益突顯。隨著科學技術發展,有色金屬采選、冶煉、加工技術工藝得到極大提升,能耗和污染顯著改善,但年輕工人難招、優秀大學生難留、科技領軍人才難找成仍然是制約我省有色金屬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四是企業融資難。銀行將有色行業列入“兩高一資”,縮小信貸規模,貸款只收不放,防范風險,導致企業流動資金緊缺。
三、石化行業
(一)主要指標。2017年,全省石化行業完成工業增加值679.33億元,同比增長2.1%.實現工業銷售產值(現價)2630.65億元,同比增長11.9%,其中:新產品產值398.10億元,同比增長16.1%;出口交貨值57.71億元,同比增長24.8%.主要化工產品生產產量,橡膠輪胎604.25萬條、涂料131.49萬噸、化學纖維8.20萬噸、塑料制品152.76萬噸、合成復合肥料240.37萬噸、化學制劑308.93萬噸,同比分別增長21.8%、16.2%、15.5%、6.3%、4.8%、4.3%;合成氨49.82萬噸、農用氮、磷、鉀化學肥料85.02萬噸、無水芒硝142.46萬噸、硫酸195.88萬噸、合成橡膠29.48萬噸,同比分別增長-33.0%、-17.3%、-3.8%、-1.9%、-1.1%.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526.82億元,同比增長11%;實現利潤總額113.35億元,同比增長53.5%;實現利稅總額289.49億元,同比增長6.7;應收賬款114.87億元,同比增長17%.
(二)運行特點。2017年,全省石化行業認真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推動創新驅動和轉型升級,扎實推進城鎮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結構調整逐步加快,產業向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產業結構持續優化,提質增效明顯。一是重點園區發展較快。岳陽綠色化工產業園克服上半年長嶺煉化和巴陵石化檢修帶來的產值大幅下滑的困難,全年實現技工貿收入同比增長11.5%,完成規模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1%,完成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8%.衡陽松木經濟開發區完成規模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26.8%,實現規模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4.25%.二是重點企業發展勢頭較好。一批重點化工企業積極推動產業鏈延伸,開展提質升級改造,創新開發新產品,出現產銷兩旺勢頭。湘江涂料汽車漆銷售收入同比增長5%;海利集團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4%;東方雨虹完成產值同比增長40%;建滔(衡陽)實業實現產值22億元、稅收1.5億元。三是節能減排效果明顯。由于高能耗企業逐步減少,氯堿、純堿、合成氨、氯酸鹽等高能耗產品生產產量下降,新工藝新技術的使用和管理不斷加強,全省石化行業單位能耗大幅下降。四是重點項目建設有序推進。湘江涂料、湖南海利、中石化催化劑、金瀚化工、東方雨虹、巴陵石化等一批新上項目已相繼順利投產。衡陽松木經濟開發區簽約的建滔熱電聯產、小桔生物、廣成化工等項目正準備動工建設。建滔石墨烯智能地暖和年產5萬噸環氧氯丙烷、力賽儲能、湘碩化工、鋮昱鋅品、藍旗格氣體、東氟新材料等22個項目正在加緊建設。
(三)存在問題。一是生產要素成本上升制約企業發展。石化行業原材料價格上漲,用工成本、融資成本、物流成本、環保成本、用電成本、運輸成本等總體呈上升趨勢,極大壓縮了企業的利潤空間。二是企業轉型升級壓力大。湖南缺少油、氣和能源資源,化工企業普遍規模較小,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關鍵技術少,品牌建設滯后,同時,產業轉型配套政策尚未健全,部分園區管理體制機制不順,企業轉型升級難度大。三是城鎮人口密集區危化品企業搬遷改造難度大。隨著我國工業經濟和城鎮化快速發展,環保要求不斷提高,原有安全和職業衛生防護距離不斷縮小,城鎮化與企業發展之間的矛盾日益突顯,同時,在改造資金巨缺、園區用地指標不足等因素的影響下,?;菲髽I搬遷改造工作難度不斷增大。
四、建材行業
(一)主要指標。2017年,全省建材行業完成工業增加值744.15億元,同比增長-0.1%.出口交貨值18.83億元,同比增長6.6%.主要建材產品產量,石膏板10251.1萬平方米、石膏1755萬噸、日用陶瓷制品13.74億件、商品混凝土7681.2萬立方米、鋼化玻璃1830.3萬平方米、石墨及炭素制品222.18萬噸、水泥11920.4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06.8%、26.7%、11.5%、11.1%、6.0%、3.2%、0.6%;石灰石1001.4萬噸、螢石41.1萬噸、平板玻璃2560.7萬重量箱、耐火材料制品178.6萬噸、砂石1410.6萬噸,同比分別增長-3.3%、-6.2%、-6.5%、-17.5%、-26.2%.完成主營業務收入2581.18億元,同比增長9.7%;完成利潤總額134.23億元,同比增長15.5%;完成利稅總額199.36億元,同比增長9.4%;應收賬款179.01億元,同比增長12.2%.
(二)運行特點。2017年,全省建材行業整體運行良好,全年建材產品生產增速保持穩定,規模以上企業經濟效益高速增長,全行業經濟運行呈現平穩態勢。一是行業經濟效益明顯改善。受主要產品產量增長及出廠價格同比回升影響,全年建材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9.7%,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5.5%,利稅總額同比增長9.4%.二是主要建材產品價格回升。受全省水泥錯峰生產和粘土磚整治的影響,水泥、商品混凝土、平板玻璃以及墻體材料等大宗建材價格明顯上漲,貨款回收明顯好轉。三是綠色建材標識評價活動推進有力。圍繞我省綠色建筑和建材工業發展需求,我省積極推動綠色建材標識評價活動,在已開展的墻體材料、商品混凝土、預拌砂漿、保溫材料等行業取得明顯效果,先后有125個產品獲得綠色建材標識。
(三)存在問題。一是去產能、錯峰生產任務艱巨。受國家宏觀經濟下行影響,尤其是房地產和基建投資收縮對傳統建材沖擊較大,2008年金融危機后刺激投資導致新的產能擴張過快,舊的落后產能退出較慢,產供銷的矛盾進一步加劇,產品價格不斷下滑,企業間惡性競爭的勢頭愈演愈烈,去產能、錯峰生產的任務十分艱巨。二是企業要素成本上升較快。我省電、煤價格較周邊省份都高,加之勞動力成本不斷上漲,企業資金周轉困難,利潤空間不斷受到擠壓,經營壓力仍然很大。三是創新研發能力不足。許多建材企業科技創新能力不足,技術儲備少,向新興領域延伸和拓展的能力不夠強,缺少一批有技術、有資金、有人才、重管理的領軍型企業。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