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8日訊,從中國石油西氣東輸合肥管理處獲悉,為進一步緩解合肥及周邊地區天然氣供應緊張的情況,西氣東輸工程定(定遠)合(合肥)復線將于今年開工,設計年運輸量34.89億方/年,日輸量將達1395.6萬方/天,建成后,將有效緩解合肥地區的用氣壓力。
1.webp
俯瞰蕪湖分輸站
安徽天然氣八成以上來自“西氣東輸”
自2003年投產至今,西氣東輸已經進入安徽十五年,十五年來,西氣東輸累計向安徽省輸氣約286億立方米,可替代標煤3718萬噸,相當于減少174.46萬噸有害物質、1.2584億噸二氧化碳酸性氣體排放。以1公頃闊葉林可吸收1噸二氧化碳氣體計,相當于種植1.2584億公頃闊葉林。
西氣東輸在安徽省內所有天然氣管道,主要包括“一干兩支”,西氣東輸一線安徽段(西起安徽省界首市,東至安徽省滁州市來安縣)以及定遠至合肥支線和南京至蕪湖支線安徽段,所轄管道全長474.01公里(其中西一線349.4公里,定合支線80.81公里,南蕪支線安徽段43.8公里),現轄利辛、劉巷子、定遠、滁州、合肥、馬鞍山及蕪湖7個分輸場站,主要為合肥昆侖、合肥燃氣、蚌埠新奧、港華燃氣、安徽省天然氣、安徽博能、宿州中燃、安徽阜陽等33家下游用戶分輸供氣,年分輸氣量近32億方,占全省天然氣消費量的80%以上。在省城合肥,則占比更高。目前,合肥市90%以上的天然氣主要通過西氣東輸合肥至定遠支線輸送,日最高輸量可達400多萬方。
2.webp
定遠至合肥復線工程
定遠至合肥支(復)線今年開建
“近年來隨著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煤改氣項目的不斷推進,安徽省對于天然氣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特別是合肥地區。合肥至定遠支線已滿負荷輸送,特別到冬季用氣高峰時市場需求缺口凸顯,因此亟需再建一條復線滿足用氣需求?!蔽鳉鈻|輸合肥管理處黨總支副書記楊博介紹,定(遠)合(肥)復線計劃于今年開工,以西氣東輸一線為主供氣源,還可通過管網調配進行補充供氣,目標市場主要為合肥市及周邊用戶。管道起自西氣東輸一線定遠壓氣站,止于羅集末站,全長67.5公里,管徑711毫米,設計壓力10兆帕,年任務輸量34.89億方/年,設計日輸量將達到1395.6萬方/天。根據調研和分析,2025年目標市場需求總量預計達到46.89億立方米,2030年將達到65.77億立方米。
定合復線的建設有利于拉動合肥地區沿線經濟,合理調整當地產業結構,有效改善沿途和周邊大氣環境,提供合肥市供氣可靠性和靈活性,對完善安徽省天然氣區域管網體系、解決合肥地區天然氣供應矛盾、推進天然氣管網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3.webp
2月12日,過年期間,利辛站的小伙伴們堅守在一線,雨夜堅持巡檢排查問題,保證過年期間管道安全平穩運行
4.webp
1月5日,暴雪過后,西氣東輸合肥管理處合肥末站員工不畏暴雪嚴寒,精心操作,將頭貼近管線,仔細用心傾聽污液流過排污管線的聲音
2021年安徽天然氣“縣縣通”“鎮鎮通”
近年來,安徽省持續加快能源轉型發展,推進能源消費由煤炭為主向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為主轉變,天然氣利用規模不斷擴大、用氣領域不斷拓展、管道建設不斷增加、投資主體日益多元,為天然氣產業發展壯大奠定了良好基礎。2017年全省天然氣消費量約39億立方米,是2010年的2.6倍,年均增長20%以上,天然氣消費量占一次能源的比重由2.3%提高到3.3%。
根據省政府印發《安徽省油氣管網基礎設施建設規劃(2017-2021年)》,天然氣管網設施建設主要目標是:到2021年,省級主干管道長度達到1850km,形成全省南北互通、東西互聯的一體化、網絡化、智能化主干網架。天然氣支線管道長度達到2184km,實現管道天然氣“縣縣通”。啟動管道通氣和獨立供氣等“鎮鎮通”工程,鄉鎮天然氣覆蓋面達到30%左右。預計到2021年安徽省天然氣需求量將達到80億立方米,天然氣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提高到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