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內蒙古匯能煤化工有限公司煤制天然氣項目是國內首批獲得核準煤制氣示范項目,2014年11月,匯能年產20億立方米煤制天然氣及其液化項目一期工程一次投料成功,打通全部流程并產出合格產品。
有關專家介紹說,該項目甲烷合成采用丹麥托普索公司的專利技術和催化劑,合成壓力5.32兆帕、溫度620攝氏度,這在國際已運行裝置中尚屬首例。空分裝置采用法國液化空氣制品公司專利技術和全套設備,壓縮機組由德國曼透平公司制造,采用高溫高壓反應裝置并實現空分裝置大型化,從根本上實現了節能降耗目標。整套裝置高效回收利用甲烷合成副產的高溫高壓蒸汽用于發電和壓縮機驅動,節約了燃料煤,大大提高了熱能效率。
匯能煤化工項目位于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圣圓煤化工基地,項目以煤為原料生產合成天然氣及液化天然氣。項目建設共分兩期:一期工程投資約70億元,4億立方米天然氣全部液化;二期工程工程建成后,項目總規模為年產20億標準立方米煤制天然氣及12億標準立方米液化天然氣。
項目進展情況:
2007年,匯能集團開始年產16億立方米煤制天然氣項目前期工作。2008年,匯能集團完成了項目規劃,上報國家發改委等待核準。
2009年12月,國家發改委核準匯能集團年產16億立方米煤制天然氣項目。這是國家發改委核準的第一個民營企業投資的煤制天然氣項目(早于慶華和廣匯項目),也是繼大唐內蒙古克什克騰旗40億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氣項目之后,國家發改委正式核準的第二個大規模煤制天然氣項目。
2010年4月,匯能煤制天然氣項目正式開工建設。
2014年5月,一期進入收尾階段,開始單機試車。
2014年11月17日,一期一次投料成功,打通全部流程并產出合格產品(LNG)。
據悉,匯能煤制天然氣項目二期工程準備新增產能16億立方米/年,并同步建設天然氣液化生產線。項目公用工程等基礎設施,如中央控制室、中心化驗室、消防站、熱電廠、總變電所、水源工程、凈水站、脫鹽水站、循環水系統、污水處理廠、全廠地下管網和辦公樓、職工宿舍樓等基本能夠滿足二期工程需要。項目投資預計200億元,形成20億立方米/年的煤制天然氣總產能,可實現年銷售收入40億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