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4日訊,作為藥用重要輔料之一的醫用膠囊市場格局正在發生變化。
日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湖北長江醫藥集團獲悉,由湖北長江醫藥集團主導的醫藥膠囊智能工廠即將于湖北石首金平工業園區動建,年產能將達到1500億粒,其中優質明膠膠囊占50%,腸溶膠囊與新型植物膠囊占50%,預計明年底投產。若投產順利完成,其產能將成為全國第一。
“藥用膠囊基地占地400畝,總投資15億元,如果釋放所有產能,將達到銷售35億元,創稅收7億元的能力。”10月22日,長江醫藥集團董事長羅明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藥用膠囊板塊的產能擴充將與集團中藥材加工銷售、中藥飲片、植物飲品和醫藥流通等業務形成產業鏈上的優勢互補的協同效應。
“在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和諸多鼓勵原研藥的政策下,未來原研藥、新仿制藥和需做一致性評價的仿制藥的數量將持續增加,新型植物膠囊替換明膠空心膠囊成為可能。”北京一股權投資機構投資經理王俊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行業將面臨新一輪洗牌。
明膠膠囊仍占主導
醫用膠囊作為藥用輔料行業的子行業,具有市場分散、競爭充分的特點。中國的藥用膠囊年產量約3000億粒,占全球市場的20%。2017年前7大藥用膠囊供應商總計供應約1200億粒空心膠囊,約占全國市場的三分之一。
廣發證券數據顯示,2017年山西廣生、益清膠囊以及黃山膠囊分別以300億粒/年、220億粒/年、200億粒/年占據前三位。
“目前,藥用膠囊市場仍以明膠膠囊占據絕對主動。明膠膠囊是一個飽和的完全競爭市場,占據整個空心膠囊市場95%以上的絕對份額。”王俊認為,未來隨著制藥企業的生產能力提升以及消費者的需求轉型,更綠色、環保的植物膠囊可能將替代掉一部分明膠膠囊的市場。
經“毒膠囊”事件后,終端市場對明膠膠囊使用存疑。“明膠膠囊存在微生物超標、含水量過高、膽固醇水平過高以及有引發動物源傳染病的可能等缺陷。”王俊進一步解釋稱,相比較而言,淀粉、纖維素等植物性膠囊更為安全,但植物膠囊質量較為不穩定,不合格率高,變相提高了生產成本。
羅明介紹稱,目前市場上明膠膠囊的售價為120元/1萬粒,植物膠囊為330-350元/1萬粒,腸溶性膠囊大約450-480元/1萬粒。“由于目前國內以仿制藥企居多,競爭激烈,現階段大部分國內藥企還是會選擇價格較低、穩定性更高的明膠膠囊”。
卡位多層次市場
隨著一致性評價及關聯審批的展開,醫藥企業對藥用膠囊的性能要求也日趨規范化、多樣化,從而對藥用膠囊行業的整體技術水平和研發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王俊看來,對于新進入者,由于缺乏技術積累和研發人才,短期內難以提高現有生產工藝技術和裝備水平,無法達到進入高端市場所需的研發、生產能力。
另一方面,提前進行全產業鏈布局的企業也將在角逐戰中占據先發優勢。
“長江醫藥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趕上第一梯隊,一方面在于對智能生產線的建設,另一方面則是得益于基于全產業鏈布局的商業模式。”羅明向記者介紹稱,通過將膠囊產品賣給下游制藥廠家,再將貨款用對方產品進行抵付,利用旗下300多家藥房連鎖平臺幫對方銷售,“通過資源互換使得雙方都節約了產品流通過程中產生的營銷費用”。
在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和諸多鼓勵原研藥的政策下,未來原研藥、新仿制藥和需做一致性評價的仿制藥的數量將持續增加。
“針對這一部分藥品,植物膠囊不用面臨替換明膠膠囊時存在的諸多障礙,可以充分發揮植物膠囊無毒無害、性能優良的優點。只要性能和安全性可以滿足藥品申請的需求,就可以實現與藥品的綁定,搶占新藥、新仿制的市場。”王俊認為,這種行業的發展趨勢將使得膠囊生產商的未來格局充滿不確定性。
此外,海外市場將是另一個戰場。目前,膠囊的全球市場分為藥品市場和保健品市場兩部分,保健品約有1800億粒的市場(占膠囊行業10%~15%的份額),藥品擁有12900億粒的巨大市場。
此種情況下,長江醫藥已經開始提前卡位,羅明補充道:“目前我們的膠囊已經銷售到泰國,主要針對的是當地的保健品市場。明年銷售額會有一個小幅提升,達到4000萬至5000萬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