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潤滑油桶生產工廠被市民檢舉后,質監部門三次秘密探訪才找到“老巢”,又設計誘出造假窩點老板。7月5日中午,經過了十幾天的辛苦工作,東莞市質監局和厚街政府的9位執法人員,三屯派出所6名公安人員和16名治安隊人員聯手搗毀了厚街一家潤滑油桶造假工廠。由于造假金額高達91萬元,制假窩點老板已被刑事拘留。“這個案子能夠成功搗破,除了執法人員的機智外,當地政府的重視也很重要。”事后,市打假辦主任、市打假專項辦摸查組負責人朱卓華告訴記者。
接到投訴,三尋巢穴
6月28日,東莞市打擊制假售假專項行動小組辦公室收到了一位市民的投訴信息,稱厚街鎮寶屯村的撈記沙場有一家潤滑油桶工廠涉嫌造假。市質監部門得到消息后,馬上聯合有關部門開始展開調查。
但質監部門的執法人員,對目標地點進行兩次實地調查均無收獲。
正當執法人員一籌莫展的時候,投訴人給工作人員發來了彩信,彩信上顯示工廠的概貌和周邊的環境。在彩信的顯示下,7月2日的下午,執法人員終于找到造假巢穴。執法人員發現這家工廠設在了一塊“造假風水寶地”:前面有兩個沙場,沙場中間還有一個生豬養殖場,不留一點縫隙;后面有一個花場擋著;右邊是一個工業生產區,各個廠房遮住了視線;左邊還有三條小路,蜿蜒曲折,分散了人們的注意力。
避重就輕,妙揪老板
鎖定了目標,接下來的工作就輕松多了。經過兩天的準備和計劃安排,7月5日,執法人員開始了真正的“搗巢”行動。早上10時30分,執法人員突擊工廠。執法人員發現,這是一間1000多平方米的工廠,有一個生產車間,一個原料堆放點,一個成品車間,一個生活區。但是偌大的工廠里,卻零零落落的只有幾個人,其中小工只有兩個,一個負責為桶子抹上油,一個負責印上商標和后續工作。所生產的油桶上,印著“長城”、“CALTEX嘉德士”、“Mobil美孚”等商標。
證據確鑿,看來可以成功破案了。但問題又出現了,老板不在車間。找不到負責人,誰來承擔責任呢?
“你們工廠無牌無證生產,而且產品在生產過程中對環境也造成了污染。”執法人員故意揪著一些小問題說。
果然,11時20分,一個自稱老板“朋友”的人出現。執法人員繼續揪著小問題不放,說要罰款幾萬塊,問誰能負責。“我能負責!”這個“老板的朋友”脫口而出。
造假三月,貨值91萬
10分鐘后,三屯派出所的公安人員趕到現場,將這位“老板的朋友”抓獲。經查證,這位“老板的朋友”正是造假窩點的老板曾生根,來自江西,從2009年起就開始造假。
隨后,公安人員在成品車間和倉庫搜出各種油桶,其中包括有“長城”、“CALTEX嘉德士”、“Mobil美孚”、“復盛”、“統一”、“濰柴動力”等品牌的潤滑油桶(200L)174個,塑料桶(18L或16L)1427個,以及上述品牌潤滑油的絲印版323塊、標貼紙20000余張和配套罐蓋400套。在生活區兩個房間的衣柜里,執法人員還找到了該工廠從4月1日到7月4日的銷售賬本和送貨單,合計造假金額達91萬元,平均一天造假金額為10000多元。
厚街的這家造假廠從今年4月才搬遷過來。工廠在外面購進廢桶和二手桶,再將舊桶加工成冒牌潤滑油大桶(200L)出售。本以為可以一本萬利的,沒想到短短三個月就被搗破。事發當天,曾生根因未經合法授權、擅自翻新生產潤滑油桶,且涉案金額較大,涉嫌犯罪,已被刑事拘留。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