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化新聞網訊(楊大超)華北石油局測井公司加快科技成果轉化,通過測井新技術的應用,促進解釋標準的建立,獲得了新油層的發現,并提出了圈定油氣儲集有利區帶的建議,在油氣識別技術上變“一孔之見”為“點面結合”,進而實現了“以點帶面”,為油公司的勘探開發發揮了重要作用。
????如何才能變“一孔之見”為“點面結合”,實現“以點帶面”呢?該公司進行了有效地探索。2010年針對鎮涇油田裂縫發育的特點,應用聲電成像資料、常規測井資料與取心井巖心歸位,標定了區域裂縫發育層在常規資料上的電性特征,為常規資料對裂縫的識別拓展了思路,結合偶極聲波測井,建立應力剖面模型和安全泥漿窗,對井壁穩定性進行了分析;與此同時,科研人員利用陣列感應不同徑向深度的侵入曲線,分析總結了儲層流體特性和侵入特征,建立了識別標準,豐富了流體性質識別的手段。在此基礎上,公司針對鎮涇油田儲層非均質性強、油水分異差、流體性質區分難等特點,在常規綜合測井的基數上,增加了核磁共振、聲電成像、偶極聲波、陣列感應及伽馬能譜測井項目,共采集了9口井特殊項目測井資料。在對資料精細評價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通過一系列成果的應用,在儲層評價、儲層改造、優化選層、有利富集區域圈定等方面取得明顯效果。
????在石油勘探開發方面,該公司利用核磁共振測井資料,分析計算了有利儲層的孔喉特征、可動烴、流體性質、孔滲飽等參數,并將核磁共振流體性質識別技術推廣應用到常規測井資料,利用多條常規測井資料的綜合擬合,建立了延安組、延長組流體性質識別技術,在多口井中得到了試油驗證。公司完成了《麻黃山西探區中生界油水層四性特征精細分析與快速判別研究》,在麻黃山區塊得到了較好的應用,先后發現了延5及延6段新儲層;在獲得重大油氣突破的基礎上,去年應用該項研究成果對寧平3井延5段進行解釋評價,發現了新油層,日產油21方。
????在天然氣勘探開發方面,他們應用地層傾角測井資料,發現了大牛地氣田下古生界碳酸鹽巖裂縫比較發育,太原組、下石盒子組裂縫、微裂縫較發育,最大水平主應力方向為北東-南東,科研人員利用多井地層傾角資料追蹤山西組砂體的延伸和加厚方向,提供水平井布井、井眼軌跡設計需要的地質信息。2010年,公司在《大牛地氣田下古生界儲層類型劃分及識別研究》的基礎上,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的應用,在開發井的處理解釋中,研究成果將常規資料和能譜測井資料相結合,提取儲層綜合特征參數,采用綜合加權系數方法來構建儲層級別和類型的判別標準,在現場可快速直觀地識別出氣層。經與分公司協作,在D66-38井馬五段獲得突破性發現后,又在大66、大61、大12等井區圈定了170km2的碳酸鹽巖儲集有利區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