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際油價遭遇"滑鐵盧",創幾個月來的新低。各機構監測的一攬子原油價格變化率均已跌破6%,成品油新定價機制首度生效;隨著4月24日國內成品油調價窗口的開啟,新機制推出后的首次油價調整有望在4月25日凌晨落實。業內預計,下調幅度在400元/噸左右,合計93#汽油跌幅將超過0.31元/升,0#柴油跌幅將超過0.34元/升;屆時北京、吉林、云南等地油價有望全面回歸7元時代。
根據“十個工作日原則”,4月10日是新機制運行以來的首個調價窗口,但因變化幅度未達到50元/噸而擱淺,新一輪計價周期的調價窗口順延至4月24日。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在接受國際在線記者專訪時表示,預計新機制下首次油價調整幅度比較大,根據近期國際油價波動的幅度來看,“下調幅度達到400元/噸,應該沒問題”。距上次調價到現在油價下跌很多,由于目前價格機制并不透明,所以具體下調幅度還無法做準確的預估。
林伯強表示,新機制實施后,國內油價已經與國際油價比較接軌,十天之內國際油價可以運行一到兩個周期,所以目前不可能完全達到和國際油價接軌:“但是,比起以往的22天,顯然已經更加市場化,更加與跟國際油價接軌了。”
林伯強同時指出,由于此次油價調整逢下調之時,所以不會有太多爭議,此時對新機制的考驗還不能完全顯現;只有在油價上調時,才能真正考驗新機制是否成熟。
卓創資訊分析師陳晴分析稱,“累加上上次小幅消化但是未作調整的成品油下調幅度,預計本輪成品油價格下滑幅度將超過400元/噸,合計93#汽油跌幅將超過0.31元/升,0#柴油跌幅將超過0.34元/升。”而金銀島預測的油價下調幅度更大,約為450元/噸至500元/噸。
國際油價最近一個月持續震蕩下挫。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自去年7月份以來首次跌破每桶100美元關口,美國原油期貨價格也跌破了每桶90美元關口。之后雖有所反彈,但仍在低位徘徊。截至4月22日收盤,紐約WT I原油期貨收于89 .19美元/桶,較清明節前4月3日的收盤價下跌5.26美元,跌幅達5.6%;洲際交易所布倫特原油期貨收于100.39美元/桶,較4月3日收盤價下跌6.72美元,跌幅達6.3%.
林伯強認為,國際油價持續下跌的原因一是整體大宗商品的價格往下走,黃金價格快速下跌,很容易推動大宗商品價格的下行;第二,更加基本的是需求問題,中國跟美國最近需求都不很完善,作為第一、第二石油消費大國,如果需求不足,對市場產生的負面影響很大。他預計,國際油價的后市會保持穩定,“今年上半年石油需求較為悲觀,預計基本面將保持弱勢格局,從而拖累油價。”
今年3月27日,國內成品油市場迎來今年首次下調,發改委也順勢推出新的定價機制,其中將成品油調價周期由22個工作日縮短至10個工作日;二是取消掛靠國際市場油種平均價格波動4%的調價幅度限制,同時也取消了掛靠油種。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