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盯市場 缺什么補什么
5月23日,天然氣產銷廠雙廟清溪服務區職工焦賓正忙著辦理借聘手續——他剛剛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考核,準備奔赴普光氣田工作。
“這次培訓從2017年6月開始,到現在剛剛結束。通過安全培訓、理論知識學習、實際操作三個階段層層選拔,原來參加培訓的152人最終留下了116人。”中原油田人力資源處培訓開發辦公室科長張居震介紹說。
近年來,人力資源處以實施人才強企工程為抓手,緊盯油田內外部市場需求開展針對性培訓,為推動油田全面可持續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2018年年初以來,該處根據油田發展方向、發展目標和市場開發情況,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著力在突出能力素質提升的重點人才培訓、服務“走出去”發展的儲備培訓、服務油公司建設的轉崗培訓等方面下功夫,加大人才儲備和培養力度,不斷優化專業結構。
在以突出能力素質提升的重點人才培訓方面,該處以提升經營管理能力、提升技術創新能力、提升解決生產實際問題能力為重點,著力選拔培養出一批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的高技能人才。截至目前,該處今年已開展油田內部培訓項目35個,培訓3205人;參加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及油田舉辦的外部培訓項目41個,培訓950人。
在服務“走出去”發展的儲備培訓方面,該處緊盯國家天然氣發展戰略,發揮天然氣技術服務的龍頭作用,著力儲備和培養采輸氣、天然氣凈化、LNG(液化天然氣)裝置操作等方面的專業人才,計劃培養1000人(這類人才的培養周期長,像文章開頭的例子就是此類培訓)。參加培訓的職工要經過為期1個月的安全培訓、為期3個月的理論知識學習、為期8個月的實際操作,每個階段都要經歷嚴格考核,只有通過層層選拔,才能最終拿到合格證。同時,為了服務全業務鏈市場開拓模式,該處還指導相關單位進行電氣焊、綜合維修、儀表自動化等小工種緊缺人才的培訓,以便為油氣生產、天然氣凈化及配套業務提供人才保障。此外,為進一步提升專業化單位市場競爭能力,該處也在儲備和培養維修電工、水質化驗等工種的人才。
在服務油公司建設的轉崗培訓方面,該處從轉崗一般非成建制進行、不同轉崗人員需求不同等特點出發,對轉崗人員的培訓主要依托相關直屬單位進行,一般不以整建制形式培訓。直屬單位對新轉崗職工,主要采取師帶徒、崗位練兵、實操訓練等形式進行入廠教育和崗位適應性培訓,以確保轉崗職工快速掌握崗位技能、上崗能勝任。油田層面則會組織做好轉崗職工的職業技能鑒定前培訓、安全資格取(換)證培訓等工作,以確保職工轉崗能上崗。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