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末,歐佩克與俄羅斯等非歐佩克產油國達成的增產幅度低于市場預期、美國對伊朗制裁態度強硬及美國頁巖油廠商放緩增產步伐等為國際油價注入上漲動力,油價出現“四連漲”,紐約油價6月29日收于74.15美元/桶,創2014年11月以來新高。根據目前一攬子原油價格變化率水平測算,預計7月9日24時國內汽、柴油價格將迎來上調,上調幅度約為280元/噸,折合92#汽油每升上調約0.22元,0#柴油每升上調約0.24元。
6月23日歐佩克與俄羅斯等主要產油國達成一致,決定從7月起開始適度增產。市場認為,此舉意味著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今年下半年將日增原油100萬桶。此次增產幅度低于市場預期,增產是對此前世界主要產油國過度減產的修正,讓減產執行率回歸100%的水平,難改國際原油市場供應趨緊的狀況。正因為此,6月22日維也納會議召開期間,國際油價非但沒有下跌,反而出現了大幅上漲。
今年以來,國內成品油零售限價已經歷12個調價窗口,共計“七漲四跌一擱淺”。此外,因國內成品油增值稅稅率下調,汽、柴油最高零售價格自2018年4月30日24時起每噸分別降低75元和65元。漲跌相抵后,今年汽、柴油每噸累計分別上調了535元和520元。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