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全球大宗商品期貨市場主要品種再度呈現普跌態勢,在基本面沒有太大變化的情況下,美元走強成為商品期價普跌的主要原因。
截至北京時間22點30分,反映美元兌主要貨幣匯率的美元指數報73.25點,較上一交易日上漲0.57點,漲幅超過7%。受美元大幅上漲影響,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原油即期合約期價下跌3.51美元/桶,至121.22美元/桶,跌幅達2.7%;該交易所黃金即期合約下跌12.1美元/盎司,報915.5美元/盎司;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期銅價格下跌101.5美元/噸,報7894.5美元。
一系列好于預期的經濟數據推動了昨日美元的飆升。
“對于美國經濟而言,昨日算是持續‘陰天’過后的一個難得的‘晴天’。”上海東亞期貨信息部經理陸禎銘對《第一財經日報》指出,“昨日美國公布的相對重要經濟數據均好于預期,這對美元起到了強勁的支撐作用,而美元的走強進一步加重了原本就處于弱勢的商品下跌風險。”
美國昨日公布7月26日當周紅皮書,商業零售銷售同比增長2.9%,7月連鎖店銷售環比增長1.2%;標準普爾/Case Shiller公布的全國房價指數報告則顯示,5月美國20大都市地區房價綜合月度指數環比下降0.9%,低于分析師預計的1%;另外美國經濟咨商會公布的7月消費者信心指數為51.9,而分析師預計為50。
“美元指數昨日創出近一個月以來的新高,從技術上看,有進一步走強的跡象,短期內還會給商品價格帶來壓力。”魯證期貨杭州營業部陳里指出,“不過,在經歷了近期的持續下跌后,美元走勢對商品價格的走勢影響將會稍微減弱,基本面的因素會重新影響價格。”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