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復蘇放緩,庫存不斷增加,消費旺季即將離去,近期原油期貨禍不單行,在眾多利空因素共同打壓下,紐約原油期貨自兩個半月高點83.40美元飛流之下逾10美元一度逼近70點整數關口。盡管美聯儲主席貝南克關于“美聯儲準備在必要的時候采取進一步措施”的言論和美國總統奧巴馬“正和經濟團隊討論刺激經濟的更多舉措”的消息在一定程度上安撫了恐慌不已的市場心理,但原油期貨真的能對“陰云難散的全球經濟疲弱”和“供大于求的殘酷現實”視而不見么?75附近的激戰將以怎樣的結局而告終?
全球經濟星光黯淡 油價前景一片陰霾
全球經濟在經歷了金融危機后一年多的狂飆突進之后,在今年6月開始放緩腳步,隨著美國經濟數據的持續萎靡,世界經濟的前景都變得愈發暗淡無光。
從上周美國公布的成屋及新屋銷售數據可以看出,美國房地產市場已經出現二次衰退的跡象,另外,美國失業率數據依然處于高位,消費者信心指數以及采購經理人指數的下滑更加堅定了美國經濟復蘇放緩的事實。而上周五公布的美國第二季度GDP修正值一如市場預期的那樣遭到下修,美國商務部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4-6月國內生產總值(GDP)折合成年率增長1.6%。美國政府在一個月前發布的第二季度GDP增長率初值為2.4%,低于第一季度的3.7%。
當然,在眾多黯淡經濟數據中,也不乏亮點,最新一周初請失業金人數降幅高于預期和昨日出爐的7月消費者支出增幅為四個月最大讓恐慌的投資者感到些許的欣慰。然而,Stewart Capital Advisors總裁兼投資長Malcolm Polley表示,“消費者支出沒有大步成長的能力,消費者沒有支出的刺激因素,他們要繼續償還債務,這意味著經濟復蘇要比希望的慢。”昨日美國股市的走勢也驗證了這一點,由于對經濟復蘇步伐的擔憂蓋過了顯示消費者支出和個人收入增長數據的影響,美股昨日縮量收跌。
除了美國之外,世界其他主要經濟體也面臨著經濟復蘇放緩的局面。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7月份日本國內企業物價指數時隔2個月后再次出現下降,為102.7,同比下降0.1%。而去除物價變動影響并經季節調整后的日本二季度GDP較前一個季度增長0.1%,年化增長率由前兩季度的4%和4.4%下滑為0.4%,增速較前兩個季度大為減緩。
而一直被視為全球經濟復蘇發動機的中國經濟也“抱恙”。中國經濟在政府房地產調控政策以及經濟結構性調整的影響下出現了增速放緩的跡象,而金融危機以來,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對于拉動全球原油消費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這也不難理解,一旦中國經濟放緩的話,勢必會對全球原油的整體需求增長形成負面影響。
星光不在的全球經濟將給原油期貨的成長之路蒙上怎樣的陰影?招金期貨分析師王艷慧表示,綜合來看,全球經濟放緩的趨勢勢必對未來原油價格構成壓制作用。然而流動性充裕還將在中期支撐股市及商品走高,但由于扭轉目前低迷的經濟現狀需要時間,中國等世界主要經濟體同樣呈現經濟增長減速態勢,對股市及商品中期反彈高度和反復性要有一定心理準備。在目前的宏觀經濟環境影響下,預計國際原油將保持在70-80美元區間內的震蕩走勢。
庫存持續增加 供大于求“落井下石”
在全球經濟前景疲弱為國際原油期貨前景蒙上一層陰影的同時,不斷增加的庫存也落井下石,成為油價上行的又一障礙。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