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國際能源署宣告一個月內釋放6000 萬桶原油應急儲備以抑制油價,本周國際油價大跌。
石油經紀公司Paramount Options 總裁雷蒙德·卡本說,目前油價已經回到利比亞沖突爆發前的水平,短期內還將進一步下探每桶84 美元到88 美元的區間。
總體來看,大多數分析人士認為,下半年在需求增加、美元走弱等因素推動下,國際油價將出現反彈。但是,對世界經濟前景依然不樂觀的隱憂將限制油價反彈幅度,或導致動蕩行情。
正如國際能源機構在最新公布的《原油市場報告》中所說,下半年國際原油需求將出現季節性增加,日本進入重建也會促進原油需求,油價有望反彈。
法國巴黎銀行商品市場研究部主任哈里·奇蘭吉里安也說,2011 年年內歐佩克很難彌補因利比亞石油停產而產生的供應缺口,加上西亞和北非局勢持續趨緊,美聯儲短期內不會加息,美元弱勢不改,因此即使油價下跌,也不會跌破每桶80 美元。但奇蘭吉里安也指出,世界經濟復蘇前景不樂觀,也會限制油價漲幅。該銀行預計,2011 年紐約原油期貨均價為每桶103 美元,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均價為每桶116 美元。
另外,美國第二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結束后,市場流動性將減少,意味著原油市場上的參與者和參與資金減少,市場波動性將增加。
原油需求在第二季度就已經因為全球經濟增速放緩而出現減少。卡本說,下半年原油需求依然面臨巨大挑戰,隱憂仍存。
首先,希臘債務危機仍將繼續重壓原油市場。卡本說,一旦希臘出現債務違約,歐元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全球避險情緒加強,原油需求將急劇減少,油價將觸底。
其次,美國經濟形勢依然不容樂觀,據民調顯示,一半的美國人認為美國經濟會二次探底。奧本海默基金總經理李山泉說,美國經濟數據出現拉鋸,時好時壞,目前又面臨上調債務上限的問題,第二輪量化寬松之后的政策走向不明,都給原油市場帶來不確定因素。
中國的需求對原油市場至關重要,中國市場的任何一點異動,都會對油價造成波動。標準普爾公司6 月2 日公布報告說,如果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全球主要大宗商品價格將下跌50%到75%。
本周其他大宗商品也多數維持跌勢。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