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期貨交易所理事長王立華5月28日在上期所主辦的“第九屆上海衍生品市場論壇”上表示,上期所將全力推動原油期貨上市,爭取年內推出,并逐步爭取成為亞太區原油定價基準之一和全球性原油期貨市場。此外,上期所將進一步形成產品的系列化,重點推動鋼鐵類產品期貨、商品期權類產品、商品指數等的研究和開發。黃金期貨夜盤的制度創新也在積極籌備之中。
第九屆上海衍生品市場論壇現場 本報記者 熊鋒 攝
原油期貨相關配套文件初稿完成
推動期權、商品指數等研發黃金期貨夜盤完成模擬測試
王立華稱,上期所已確立“國際平臺、凈價交易、保稅交割”的原油期貨方案,即交割標的物選取中質含硫原油,采用人民幣或美元計價和結算,積極爭取外匯實行總額控制、統一監管、敞口額度內自由兌換方案,實行保稅原油實物交割,使得境內投資者和境外投資者都能有效參與市場。他強調,原油關系國計民生,也關系到中國期貨市場的對外開放和創新。上期所希望建立一個能夠吸引境外投資者、生產商、貿易商、消費者的市場,爭取年內推出并逐步成為亞太地區的原油定價基準之一和全球性原油期貨市場。
目前,在相關方面的支持和努力下,原油期貨上市工作取得了較大進展。據王立華介紹,上期所已就相關業務訴求與有關部門進行了溝通匯報,完成了相關配套文件初稿等。全面梳理了相關法規規則,對期貨交易管理條例等規范性法律文件提出修訂意見,并完成交易所相關業務規則的調研和初步方案的擬定。而在技術、交易監管與人員配備等方面也取得了積極進展。尤其是在交易和監管方面,上期所已研究擬定境外會員和投資者參與原油期貨的路徑,商定了資金管理和監控的主要機制。
推動期權、商品指數等研發
王立華說,上期所將進一步形成產品的系列化,重點推動鋼鐵類產品期貨、相關期貨品種的期權類產品、商品指數等的研究和開發。
在鋼鐵類產品期貨方面,上期所一直以來把利用期貨市場為鋼鐵行業、企業服務作為重要使命,從2000年開始就對鐵礦石等鋼鐵類產品期貨進行跟蹤研究,2009年成功上市了螺紋鋼和線材期貨。同一系列期貨品種在同一交易所上市具有合理性,也有利于集聚人才和積累經驗,隨著市場條件逐漸成熟,上期所將加大對熱軋卷、板材、鐵礦石及其指數期貨的開發力度。
在期權方面,上期所從1993年就開始進行系統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較為系統的研究成果。下一階段將做好測試軟件的開發調試和硬件準備、模擬系統的測試、員工和會員的培訓等工作。
王立華還表示,在商品指數方面,從2005年開始上期所就嘗試編制我國期貨市場的綜合商品指數、分類商品指數等,并在此基礎上開發對應的商品指數期貨合約。其中,上期有色金屬指數經過2年多的試發布,目前情況良好,完全具備發布條件,準備適時向市場正式發布。此外,上期所將密切關注白銀期貨上市運行情況,促進其良好平穩運行;繼續加大儲備品種的研發力度,著力推動月均價指數期貨等的研究和開發。
黃金期貨夜盤完成模擬測試
備受關注的黃金期貨連續交易,即業界俗稱的黃金期貨夜盤交易的進展情況也在論壇期間公布。
王立華說,上期所下一步將探索建立上市品種連續交易制度,初步擬定選擇黃金期貨作為試點品種。目前已完成模擬盤的測試,下一步將加強相關技術測試和演練、著力完善風控方案、加快規則制度的修訂完善以及相應的市場宣傳和培訓等。
對于相關制度創新,王立華指出,一是加快完善和推進保稅交割機制,在政策支持的前提下分階段逐步擴大試點品種和保稅交割區域。二是探索建立上市品種連續交易制度。三是以原油期貨籌備為契機,推動期貨市場對外開放的法規政策取得突破,以此全面帶動現有上市品種的對外開放。按照積極穩妥的原則,計劃首先推動有色金屬、貴金屬系列對外開放,再逐步拓展至其它產品系列。四是考察國際交割倉庫的設置經驗,研究指定交割倉庫國際化的可行性。五是全面推行境外品牌注冊全流程注冊制度,爭取實現境外鋅、鉛等注冊品牌的突破。六是從貼近現貨市場、提升期貨市場服務現貨產業的能力、增強對現貨市場影響力的角度出發,對設立倉單合約、即期合約和季月合約的可行性開展研究,推進建立倉單串換市場和融資抵押市場。七是積極研究境外投資者的市場參與路徑,加強市場對外開放中的交易客戶管理研究。八是探索清算模式創新,進一步提升服務實體經濟,完善市場體系的能力。
穩步推進國際化
在本屆論壇召開前夕,上期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充分利用推出原油期貨的重大機遇,積極推進境外投資者的市場參與路徑和境外交割庫設置、境外品牌注冊等國際化業務,穩步推進國際化交易市場建設步伐,為中國期貨市場的對外開放積累實踐經驗,這也必將會為中國的期貨行業和期貨公司帶來難得歷史機遇。
上海期貨交易所副總經理褚玦海27日表示,2012年,是完成“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期貨市場面臨著良好的歷史機遇期。上海期貨交易所和中國期貨市場將迎來全新的以國際化為大發展的時期。
褚玦海還表示,面對新形勢,2012年以來,上期所一方面牢牢把握期貨市場為產業經濟、國民經濟服務這根準繩不放松,另一方面大大加強了改革開放與國際化的力度,致力于提升改革創新力度;抓住難得機遇重點突破,提升對外開放層次;把握服務實體經濟方向,提升產業服務質量;提高市場運行效率,提升科學監管能力;切實轉變作風注重細節,提升精益管理水平。上期所將進一步完善產品系列,例如剛剛上市的白銀期貨就是貴金屬系列的重要產品之一;期權方面,交易所已進行了十余年的研究,做了充分的準備;指數類產品的研發都在積極的推進過程中。此外,上期所將全面優化現有的規則體系,風險管理體系,提高市場運行效率,提升市場的國際影響力。
從2007年提出有色金屬品牌國際化注冊,到2010年的保稅交割,到現在原油期貨的國際化交易平臺,上海期貨交易所一直在深深探索著經濟全球化下期貨市場的發展道路。同時,上期所在進行國際化對標,在交易成本、交易制度、運作機制、人員的國際化能力、風險管理、國際化服務與監管等與國際交易所進行對標。“上期所與交易所會員、經紀公司一道為國際化做好充分準備。”褚玦海說。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