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消息,中國政府控股的石油生產企業將收購目標鎖定在世界范圍內那些身陷困境的能源企業和能源項目身上。一些原本可能無法開展的能源生產活動因此得以進行。報道稱,中國的海外投資還在那些之前很少有企業敢涉足的地區促進了油氣生產。盡管蘇丹國內時有沖突,但中國依然成為了蘇丹石油工業的參與者。據證券公司富瑞金融集口香港有限公司提供的數據,中國企業從2009年以來完成的海外油氣資源并購交易金額已經超過500億美元。而如果把尼克森的產量計算在內,中國主要石油企業的海外年產量保守估計也將大致相當于世界第15大原油生產國挪威一年的總產量。
國際能源署稱,預計全球石油供應增速明年可以跟上需求增長的步伐。這主要是因為世界上出現了加拿大油砂、美國頁巖油和巴西Campos及Santos近海盆地的石油等新的石油供應,而所有這些項目中國均進行了積極參與。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