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從煙臺港集團傳來消息,煙臺西港區至淄博公共輸油管道目前線路施工已過半,預計2014年具備投產條件。屆時,煙臺將實現從西港區碼頭接卸、保稅倉儲、管
道輸送各環節構成的綜合物流體系,開辟出一條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新的能源大通道。
由此,煙臺港挺進北方能源基地港的步子,也愈發堅實。
管道主體建設明年底完成
作為我省首條公共輸油管道,煙臺—淄博重質液體化工原料輸送管道的推進一直備受業界關注。
記者了解到,目前整條管道的線路工程施工已過半,招遠、壽光、廣饒等沿線主要工藝場站也開工建設。預計到明年年底,整條管道的主體工程建設將完成,2014年年中具備投產條件。該管道將依托煙臺港這一公共服務平臺,打通煙臺港西港區連接山東省內終端客戶的便捷通道,實現油品輸送的公共服務。
據介紹,山東石油化工產業發達,省石化產量位居全國第二。從運輸上看,各地方煉廠原料及產成品主要通過公路運輸,僅有少量通過鐵路運輸,成本連年攀高。與之相對應,管道運價則可節約20%—40%.山東聯合能源管道輸送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管道項目起點設在煙臺港西港區,途經煙臺、濰坊、東營、濱州、淄博五市,線路全長約450公里,設計年輸送能力1500萬噸,遠期能力2000萬噸。整個管道項目達產后,將與港內的液體化工作業區、原油作業區、石油儲備基地通過管道相互連通,互為依托,構筑起煙臺港西港區完善的油品儲運體系。
由此,煙臺港也將實現從碼頭直接將油品輸送至煉油廠,可為沿線煉廠大幅節約運輸費用。
規劃倉儲罐區200萬立方米
管道項目與煙臺港西港區液體化工作業區、原油作業區和石油儲備基地等碼頭和罐區設施互成“一脈”,構成未來煙臺港液化油品儲運體系的“大動脈”。眼下,與管道相配套的項目建設也在同步推進。
目前,西港區已建成2個5萬噸級碼頭,1個10萬噸級碼頭,數個10萬噸級碼頭正在建設中,規劃建設的30萬噸級原油碼頭正在辦理項目立項。與此同時,碼頭后方的庫區規劃建設200萬立方米倉儲罐區,已建設完成66萬立方米油品儲罐,其余罐區正在規劃建設中。這些配套設施將在管道項目正式運營后為煙臺港的石油儲備及交易打造起穩固龐大的“后方”。
“煙臺像其它沿海城市一樣,具有公路、鐵路、水路和航空四種運輸方式。管道項目建成后,管道運輸將作為第五種運輸方式,直接延伸到濰坊、淄博、東營和濱州等煉廠集聚區域。”該負責人介紹,這些地市也將成為煙臺港油品貨源的直接腹地,使得煙臺港液化油品的直接腹地向內陸延伸450公里,打造出一條全新的能源物流通道。
公共輸油管道拉開建設框架
輸油管道項目,僅是煙臺港向北方能源基地港邁進的“冰山一角”。在煙臺港集團董事長周波眼里,更大的成功在于以管道項目為媒,煙臺港成功牽手中國最大的海上油氣生產商———中國海油。
早在2010年12月,煙臺港集團與中海油便就一系列合作事宜簽訂意向書,合作項目總投資約為270億元人民幣,主要包括石化倉儲項目、大型油品碼頭項目、西港區至淄博長輸管道項目、LNG即液化天然氣項目、化肥項目,意圖在西港區至山東西部地區之間打造一條油品儲運、中轉、分撥、銷售的完整產業鏈條。
上月,煙臺港集團與中海石油化工進出口有限公司、華力貿易有限公司合資成立山東聯合能源管道輸送有限公司。其中,中海石油化工進出口有限公司是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的直屬全資子公司,負責中海油集團的石油、化工品的貿易業務,上游原油和天然氣銷售、下游3300萬噸煉廠原料供應等。華力貿易公司則擁有香港商品交易所這個優質平臺及其在全球廣泛的網絡資源,致力于大宗商品交易、油品進出口貿易以及物流網絡。
對于此番合作,周波表示,三方商定將煙臺港的深水港口優勢、中海油的油品資源優勢以及華力公司的貿易平臺優勢迭加,推動450公里輸油管道項目的建設、運營,并為促進煙臺港西港區成為油品中轉基地打下了堅實基礎。
除輸油管道項目,煙臺港集團與中石油、中石化和泰山石化等國內外大石化公司的合作也在深入推進。“我們力爭通過3—5年的努力,使油品、礦石等四大貨類擠進區域經濟的戰略層面。最終的目標,是將煙臺港打造成中國重要的能源進口港和具有國際影響的中國北方油品交割基地。”周波說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