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在10日交易中大跌,結束了“三連漲”行情,紐約油價也逼近每桶50美元關口。分析認為,國際能源署報告中關于庫存將繼續增加的觀點打壓了油價,而定于2月11日公布的美國原油庫存數據可能再創新高。
2月10日,紐約原油期貨和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雙雙下跌,跌幅分別達到5%和3%以上,至此結束了連續三個交易日的上漲行情,紐約原油期貨更是跌向每桶50美元關口。
分析認為,全球原油市場供過于求態勢短期難改,而油企減支對產量的影響也需要一定時間。
根據彭博報道,2月10日(周二)國際能源署(IEA)公布的中期報告顯示,下調美國今年原油產量預期每日20萬桶。但國際能源署預計從難以滲透巖層中挖掘出的原油產量有望大幅增加,2020年將增加每日160萬桶。
而2015年年中,經合組織(OECD)國家原油庫存可能突破早前歷史高點。即1998年8月,彼時原油庫存達到頂峰,總庫存量為28.3億桶。當時(美國原油)價格隨后不久跌至每桶11.22美元的月均低點。
與此同時,國際能源署認為,盡管大型能源公司削減資本性支出,但這對產量的影響需要一定時間,且效果可能有限。
根據路透援引紐約能源對沖基金Again Capital LLC合伙人John Kilduff表示,“IEA的報告提醒我們仍有大量供應涌來,這讓那些認為油價已經觸底,目前正在反彈的多頭大失所望。”
而據路透社周二(2月10日)公布的最新調查顯示,截至2月6日的一周,美國商業原油庫存將繼續增加,同時汽油庫存也將增加,但精煉油庫存將減少。根據對受訪8位分析師的平均預期,截至2月6日當周美國能源信息局(EIA)公布原油庫存料增加380萬桶,連續第五周創下歷史新高。汽油庫存料增加90萬桶,精煉油庫存料下降50萬桶。該數據定于2月11日(周三)發布。
美國能源信息局(EIA)上周三(2月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月30日的一周,美國商業原油庫存為4.131億桶,增加630萬桶;美國原油期貨主要交割地俄克拉何馬州庫欣地區的原油庫存為4140萬桶,增加250萬桶。上周美國日均原油產量為918萬桶,仍處在歷史高位。
截至當天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3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下跌2.84美元,收于每桶50.02美元,跌幅為5.4%。3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下跌1.91美元,收于每桶56.43美元,跌幅為3.3%。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