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7月30日)歐市盤中,美國原油期貨價格維持震蕩走高之勢,現交投于69.90美元/桶附近。
過去兩周美國原油產量錄得1100萬桶/日以上的歷史新高水平,美國或將很快取代沙特和俄羅斯,再度成為全球最大產油國。在此狀況下,即使存在伊朗禁運令等干擾因素,國際原油面臨長期價格下行壓力或仍在所難免。而貿易摩擦的加劇更可能令美國產的原油失去一部分海外市場,這會令價格壓力在日后進一步凸顯。
雖然供應持續收窄的預期帶動近期國際油價小幅反彈,不過美國原油產量持續擴大施壓油價。國際原油市場充斥著大量利空因素,諸如美國及沙特原油產量逐步提升,中國和美國顯現貿易摩擦,美元逐步升值,美國戰略石油儲備可能存在陷阱,巴西石油行業比報道的更顯強勁,利比亞重開港口等。
這些利空因素抵消了部分利好因素帶來的提振,包括美國宣布對伊朗實施新制裁,及國際海事組織(IMO)宣布2020年將施行新的硫排放限制,在全球大力整治船舶行業造成的空氣污染之際,IMO規定到2020年1月,全球船用燃料含硫量最高限值將從目前的3.5%降至0.5%。
最新數據顯示,美國本土原油產量在7月份過去兩周間錄得1100萬桶/日以上的超高水平,已經創下了歷史新高,這比1月份時平均950萬桶的日產量高出了16%,以此趨勢,美國或將很快取代沙特和俄羅斯,再度成為全球最大產油國。
此外美國原油行業的前景更顯樂觀,國際能源署(IEA)報道稱,美國頁巖油板塊今年似乎將實現有史以來首次正向自由現金流。去年美國頁巖油板塊的投資上漲了60%,今年料再上漲20%-25%。
雖然近幾周美國原油期貨價格相對國際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的價差進一步收攏,但原油周度出口報告漲至記錄高位。若中美貿易摩擦加劇,將導致美國原油價格承受下行壓力,并擴大與布油間的價差,從而令美油對買家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曾指出,若美油與布油間的價差維持在3美元/桶-5美元/桶間,美國原油出口商將仍能從中獲利。
據Fx678觀察,作為原油出口國,美國逐漸成為全球原油市場上的中堅力量,顯示了過去數十年國際油市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美國頁巖油也削弱了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的減產努力。
記者指出,美國油田技術服務公司貝克休斯27日發布的報告顯示,本周美國運營的油田鉆井數量比前一周增加3個,至861個。這是該數據近三周來首次上漲,顯示美國頁巖油廠商有所增產。
美國原油產量激增的原因在于高油價驅動的投資增長,投資同比增幅達到20%,這也讓美國的原油出口量在7月前達到300萬桶/日,同樣創下歷史極值。
在此狀況下,即使存在伊朗禁運令等干擾因素,國際原油面臨長期價格下行壓力或仍在所難免。而貿易摩擦的加劇更可能令美國產的原油失去一部分海外市場,這會令價格壓力在日后進一步凸顯。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