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張國寶24日說,從未來發展看,中國國內能源供應潛力很大,中國未來能源需求主要依靠國內供給來滿足。
張國寶是在此間舉行的“能源安全:中國與世界”國際學術研討會上作上述表述的。
他說,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中國能源發展的基本原則是立足于國內,并把節約優先、效率為本作為能源政策的首要任務,通過產業結構調整和厲行節約來降低能源消耗。
他說,從未來發展看,中國國內能源供應潛力還很大。煤炭資源豐富,探明儲量占地質儲量的比例很低,通過大力發展煤炭清潔利用和煤炭液化,煤炭仍將是中國能源的基礎;石油資源探明率不高,繼續發現大的新油氣田的可能仍然存在,與國際先進水平比,油氣采收率也有提高的余地,今后相當長時間內中國原油產量將保持在1.8億噸~2億噸;水電資源豐富,還有3/4未開發;核電比例不到2%,發展空間巨大;風電、生物質發電等新能源才剛剛起步。
張國寶援引能源專家的預測說:“中國未來能源需求將呈穩定增長趨勢,但仍然主要依靠國內供給來滿足。”
他說,中國政府將進一步加大政策力度,促進國內能源資源開發利用,為世界能源市場的穩定與發展繼續貢獻力量。
他說,中國重視可再生能源的應用,近年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取得長足發展,以年均超過25%的增速成為能源領域增長最快的亮點。隨著技術和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可再生能源在保障能源供應、實現可持續發展等方面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他指出,中國能源消費對世界的依存度很小,世界完全不必為中國能源消費的增長反應過度。國際社會也應尊重中國的發展權,應當尊重中國人民擺脫貧困過上小康文明生活的愿望。中國經濟和能源領域的發展也為世界帶來巨大的商機,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推動力量。
“中國石油儲備基地建設進展很順利,目前已建成相當一部分的儲油設施,而且,在現在高油價的情況下,中國不會通過在國際市場上采購原油來增加石油儲備。”他告訴新華社記者。
張國寶表示,解決中國的能源問題要立足于國內,也要擴大與世界其它國家的交流與合作,中國政府愿意按照“平等互利、實現雙贏、企業運作、政府協調、廣泛合作、多元發展,以誠相待,加強溝通”的原則,與世界各國,各國際組織和跨國公司加強和深化能源領域的對話與合作,為共同促進中國和世界能源供應的穩定和經濟的繁榮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