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商務部連發兩道文——《成品油經營企業指引手冊》和《原油經營企業指引手冊》。業內人士表示,此舉將打破中國石油市場由國家統一配置原油資源和中石油、中石化兩大集團集中批發成品油的格局,逐步形成國有大型石油公司、跨國石油公司和社會經營單位共同參與競爭的格局。
據了解,此次兩個“指引手冊”是繼去年12月商務部發布《原油市場管理辦法》和《成品油市場管理辦法》之后,針對對外開放國內原油、成品油批發經營權的最新指導意見。由于我國加入WTO后,承諾于今年1月1日放開原油和成品油批發經營權,但原先的文件缺乏較為具體的實施細則,此次文件的下發也是對這一政策的補充。
兩個“指引手冊”規定:在華經營油品的外企應到省級外資主管部門提交申請,并提交投資方、出資、成品油經營業務發展方案等資料,在4個月內就能得到是否獲準的答復。外企在華并購加油站等油品經營企業,需要提交并購方案,包括并購方式、擬并購企業基本情況、經營規模、油庫或加油站等經營設施的具體位置及數量等。省級外資主管部門在收到申請材料后,應征求省級成品油市場主管部門的意見,征求意見及材料審查工作應在自收到全部申請文件之日起1個月內完成,然后上報商務部,商務部自收到全部申請文件之日起3個月內作出是否批準的決定。
這意味著,中國石油市場由幾家大企業主導的格局將被打破,外資石油商和民營石油商將在市場中找到更好的位置。但由于相關規定具有一定的進入門檻,以及國際油價高企、中國成品油定價機制造成了原油價格和成品油價格倒掛等原因,大部分外資和民營企業都還在觀望。目前,殼牌、道達爾、埃克森美孚等外企在華擁有近1000家加油站,但均以合資或租賃的形式出現。不過,相關人士表示,此次細則的出臺,將為外資和民營資本的進入掃清最后的障礙。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