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修筆記整理好了嗎?”8月2日,吉林石化建修公司高彥峰班班長高彥峰,休假結束后一上班就問起這件事。
2010年,吉林石化以全國勞動模范高彥峰的名字命名了他所在的班組,還建立了“高彥峰工作室”。從那時起,高彥峰就琢磨著該為這個班留下點什么。
作為一個負責轉機設備檢修維護的班組,作業過程的實用技術和工作經驗無疑是最寶貴的。于是,高彥峰就在班組中建起“檢修維護工作筆記”,將設備檢維修過程中的疑難問題解決方法記錄下來。
打開最新一本筆記,在6月25日這頁上寫著這樣一段話:6月25日,合成氨裝置氮氣壓縮機組檢修第三天。經測量,瓦平面度超差0.03毫米;垂直度超差0.08毫米;推力瓦與軸承座接觸面稍顯不良。均在規定范圍內,推力軸瓦異常現象原因何在?百思不解!
紙上還畫了個大大的問號。
原來,在6月份30萬噸/年合成氨裝置氮氣壓縮機檢修到第三天時,高彥峰帶著大伙兒對推力軸瓦各部位尺寸精細測量后,得出了雖有偏差,但都在規定范圍內,不會造成推力軸瓦磨損和溫度超高的結論。
可這套機組在運行中始終存在軸瓦磨損、過熱現象。在討論無果的情況下,班長高彥峰在工作筆記上寫下了上述一段話。收工回到班組,這個問題始終在大家腦子里打轉。
“看這操作間亂的,東一堆西一堆的,收拾一下吧。”班組員工陶傳恒的一句嘮叨傳入高彥峰的耳朵。
“你說什么?”高彥峰大聲地問。
“我說操作間太亂了,東一堆西一堆的。”陶傳恒又重復了一遍。
“東一堆西一堆,東一堆西一堆……問題找到了!”高彥峰興奮地喊了起來,立即把自己的發現告訴大家。他認為,一個微小的差異對一臺設備影響可能不明顯,但幾個微小的差異同時作用于一臺設備的同一個部件,就可能產生一個大的問題。
在接下來的檢修中,高彥峰班對推力瓦背部進行了研磨加工,提高瓦背與軸承箱的接觸精度,調整機組殼體螺栓緊固力矩,校正推力盤與殼體垂直度,提高潤滑油壓力,減小軸瓦平面度差。經過準確測量和精細計算,他們還將聯軸器墊片厚度由原來的0.8毫米減少到0.4毫米,進一步減輕推力軸瓦的軸向負荷。
6月29日檢修后,機組試運行當日的工作筆記上記錄了這樣一段話:6月29日,檢修機組試運行測試。3小時后,各項指標測試正常,推力軸瓦溫度未超標。本次檢修質量標準要求高,工期緊張,遇到的困難棘手。檢修過程較為順利,結果令人滿意。“嚴細實快”的吉化作風是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在吉化的傳承和發揚,是幾代吉化人艱苦奮斗、無私奉獻、愛崗敬業、真抓實干的實踐總結。對于從事轉機檢修維護的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克服毛躁情緒,培養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嚴密、謹慎、細心、細致。
“這是一種成功的積累。我希望這樣的筆記能夠延續下去。若干年后,它將是一筆寶貴的財富。”高彥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