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0月中旬,遼河沈陽油田干氣線管道投球掃線、裸露管道、井口等設備設施保溫等工作正在有序進行——遼河油田冬防保溫工作全面啟動。
遼河油田生產運行處一位管理者介紹,遼河今年冬防保溫工作突出科學、精細,確保不凍堵一寸管道,不降低一個百分點的熱效率,不損失一噸原油,不發生一起事故。
稠油因凝固點高的特性而“怕冷”,熱采是目前稠油開發的主要方式。夏季是稠油、超稠油、高凝油占總產量2/3的遼河油田生產的“黃金期”。進入寒冷冬季,稠油生產注汽效果差,油氣輸送難度大,作業施工頻繁,油井有效生產周期縮短等,致使成本增加,產量不同程度下滑。
遼河油田今年遭遇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洪澇災害,很多設備設施在洪水中浸泡40多天,在造成數十萬噸產量損失的同時,給油田設備設施造成一定程度損壞,使冬防保溫工作面臨更大挑戰。
遼河油田提出,要把洪澇災害造成的損失奪回來,完成集團公司下達的千萬噸產量任務,必須讓冬季稠油生產的“低谷期”變成“黃金期”,冬防保溫是實現這個目標的重要保證。
遼河油田生產管理部門、采油廠、采油作業區塊、注汽站、井站層層對生產設備設施運行情況進行全面調研,尤其是被洪澇沖擊的設備設施。他們不放過每口油井、每根管道、每個閥門、每個流程,實施拉網式排查,對可能影響冬季生產運行的每個因素進行科學分析。結合科學精細的分析數據,遼河油田7個采油廠和5個油公司都形成科學精細的冬防保溫方案。一些采油單位還結合實際,制定冬季全力爭取注汽質量不降、采油效率不降、產量數字不降等具體工作措施。
針對錦16塊化學驅實驗投產后稠油液量大幅增加的實際,錦州采油廠實施地面集輸管網優化改造,實現稠油、稀油分輸,以解決冬季摻油管“凝管”而嚴重影響冬季生產運行的問題。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