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北油氣分公司東勝氣田J30-10井采用制氮氣舉伴注泡排劑誘噴成功, 油壓已從7月份的0兆帕升至1.5兆帕,目前日產氣量4500立方米,這是該氣田首次采用“氣舉+泡排”工藝對高產液井恢復生產的一次試驗,效果已得到初步顯現。
J30-10井是一口氣藏評價井,位于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境內,該井于去年8月份完鉆,完鉆斜深4075.00米, 垂深3728.32米,經過射孔、試氣、壓裂后,11月份累計產氣12.55萬立方米。今年年初,華北采氣二廠產建部管理人員計劃對該井實施下一步作業時,受疫情影響一直無法進行。直至4月份,先后對該井采取措施作業,并于7月份進行了多次氣舉和放噴,但該井依然產能較低,地層液未能完全排出,無法連續攜液生產,達不到進站條件。為了盡快釋放產能,該廠相關負責人與產建部管理人員反復比對歷史試氣資料,經過集思廣益、創新思路,制定出采用制氮氣舉排出井筒積液及地層液,誘噴出天然氣后伴注泡排劑,讓氣井能夠連續攜泡生產,打開瓶頸“突破口”的方案。
為了提高施工效率,他們在施工前“投棒”(固體泡排劑),記錄試驗前井口油套壓、流量計瞬時流量等數據。在續流過程中,檢測出口天然氣含量,并伴注泡排劑溶液,待氣井能夠連續生產后,恢復氣井生產流程,做好連續泡排工作,維持氣井連續生產。該新工藝試驗期間,為采集完整數據,管理人員不顧天氣炎熱,一人在井口,一人在罐口,每間隔十分鐘記錄一次壓力變化及產液數據,隨時調換油嘴。為了確定能夠保證最長時間連續生產的油嘴,經過現場數百次測試調整和不斷摸索,最終選定10毫米油嘴生產。目前油壓1.5兆帕,套壓6兆帕,日產液量1立方米,累計產液179立方米,已能夠通過負壓采氣進站生產,日產氣量4500立方米,累計進站4.35萬立方米。
“持續攻堅創效”行動開展以來,華北采氣二廠根據鄂爾多斯盆地的氣藏特點和氣田生產現場的需求,通過老井挖潛,持續優化應用氣舉等多項技術措施,陸續使部分低產低效氣井恢復產能,增氣效果明顯。該井的成功建產,開辟了東勝氣田新的增產領域,為制氮氣舉伴注泡排劑新工藝實施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