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中深層地巖熱“井下取熱不取水” 甘肅清潔能源供暖漸興
cription="編輯提供的本地文件"/>
圖為甘肅天水市職教園區中深層地巖熱供暖鳥瞰圖。(資料圖)甘肅省建材科研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供圖
?? 中新網蘭州4月30日電 (張婧 高康迪)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一種深埋于地下數千米深的地熱資源,近年在中國多個省區被廣泛應用于冬季取暖、夏季制冷、乃至溫泉康養項目中。這種“不受地域條件限制、對自然環境無干擾、清潔環保”的新能源,也成為諸多科研院所和企業致力于技術革新、并推廣應用的重要方向。
29日,由甘肅省土木建筑學會、甘肅省新能源協會、甘肅省建材科研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聯合主辦的“甘肅省清潔能源供暖技術研討會”在蘭州召開。
來自國內的11位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圍繞建筑和清潔能源供熱進行了專題研討,旨在開發利用清潔能源,探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推動甘肅省能源結構、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此間會上,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代彥軍教授以《太陽能與中深層地熱耦合熱泵供暖應用分析》為題,在太陽能-中深層地熱耦合熱泵系統方面,做了全面深入的分析,為中深層地熱規模化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
中深層地巖熱供暖技術通過在地下2000至3000米安裝微換熱器,從地下中深層巖土層取熱,再由地面專用設備系統向建筑物或末端供熱,滿足人們對采暖、熱水、制冷等能源需求,實現地熱開發“井下換熱,取熱不取水”的利用。
甘肅省建材科研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司雙龍介紹說,位于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的姜家灘小學于2019年使用中深層地巖熱供暖系統。該校2018年建校,因集中供熱管網未能到達,學校冬季采暖依靠電暖器,冬季用電取暖費用難以承受,該項目使用中深層地巖熱供暖后,占地面積1.4萬平方米的供熱費降至0.9元/月/平米。
哈爾濱工業大學副教授周志剛基于分級評價的智慧供熱平臺研發作了報告,他提出“智慧供熱”要以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等信息技術與先進供熱技術為基礎,以及自主調節決定取熱量的不同模式,一定范圍內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為今后智慧供熱技術提供了很好的方法。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