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西南漕涇鎮地區,一個占地面積3平方千米的大型專業化的化工物流基地初具規模。它是上海化學工業區金山分區,對外稱上海化學工業區物流產業園。如何實現化工產業與物流業的聯動發展?化工園區如何與物流產業園對接?對此,上海化學工業區金山分區管委會專職副主任周春芳的心得是,以園區集聚發展的形式做好做大生產性服務產業,為國內快速增長的石油化工產業提供全方位的增值服務。
優勢顯著 資源共享
漕涇區位優勢、交通優勢和產業優勢突出,它東臨國內規模最大的洋山深水港,西臨今年底即將通車的杭州灣大橋,南臨29.4平方千米的上海化學工業區,以及國內特大型石化企業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物流產業園擁有多個萬噸級碼頭,A4、嘉金等多條高速公路在園區邊經過,有300至500噸級的內河水系和裝卸碼頭,浦東鐵路在此設立編組站。整個園區構成了公路、鐵路、海運、內河多種交通形式相銜接的樞紐,形成快速、便捷、流暢的貨物集散通道。
另外,世界一流、亞洲最大的上海化學工業區一期工程已經建成,賽科、巴斯夫、拜耳、德固賽、華誼、高橋石化、璐彩特等一批國內外著名公司的主體項目開始投產,今年全區總產值可望突破550億元,而上海石化股份公司的總產值也超過500億元。以石油化工為龍頭的產業鏈為物流發展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如何利用天時地利的優勢“轉化”為服務產業的優勢?2004年7月,上海化工區與金山區開始戰略合作,實施市政府提出的“品牌輸出、資源共享”戰略:化工區優先發展石化和精細化工為主的先進制造業,金山區優先發展物流、倉儲為主的現代服務業。在金山區功能定位于“上海國際化工城”進程中,金山區啟動物流產業園建設,以此作為化工區物流傳輸一體化的延伸區域,為化工區物流需求提供配套服務。
化工物流園區建設實施“四個一體化”,即基礎規劃一體化、網絡信息一體化、流程控制一體化、管理標準一體化。現在區內已形成功能齊全、具有競爭力的化工物流基礎設施平臺,將通過信息化建設,建立電子訂貨系統(EOS)和電子數據系統交換技術(EDI),建立一體化服務管理系統(BPS),對從制造廠家到批發商、零售商、最終消費者的整個供應鏈進行綜合管理,最大程度降低成本。
全面對接 聯動發展
在老滬杭路北側,坐落著上海金山石化物流公司,該公司總投資1億元,建成了18萬平方米的倉儲區,專為賽科項目配套,今年預計營業收入2.5億元。上海華誼天原化工物流公司,是一家集海運碼頭、危化運輸、倉儲為一體的綜合性物流公司,承接拜耳、氯堿、華勝、天原等知名大公司的整體物流,也為亨斯邁、巴斯夫等跨國企業提供專業物流服務,今年可望實現營業額1.5億元。新加坡最大物流公司世運物流集團投資6800萬元,在園內建立喜達儲運(上海)公司,為化工區大型外企提供物流服務。
為支持物流產業園,由上海化工區成立的上海化工品交易市場,于近日落戶在物流園內。目前已引進普通會員企業268家,正式會員單位20家,初步建成了交易市場網絡及電子信息平臺。
看好未來 穩步推進
物流產業園為何能發展比較迅速,且前景看好?上海化工區金山分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明輝分析說,一是上海化工區發展戰略正確,在國內首先提出“五個一體化”理念,其中之一是物流傳輸一體化;二是在化工區內的制造企業理念很新,尤其是外企都將其內部非核心業務外包給專業服務商,為做強做大現代服務業帶來了機遇;三是物流產業園的體制新,機制活,設施配套,能做到資源集約利用,產業集聚發展,綜合成本低,最終給生產商和消費者創造價值。
今年6月,上海市委書記習近平來金山調研,考察了上海化工區物流產業園。他指出,按照規劃,金山漕涇、石化沿杭州灣一帶有望成為世界一流的現代化工基地,成為中國最大的乙烯生產和石油化工加工基地,要重點發展倉儲、物流等生產性服務業;要加大區域資源整合,促進區域與企業聯動發展,通過服務配套進行產業延伸,進行產業優化。
因此,今后五年,物流產業園將依托其區位優勢和與化工區親密無間的合作關系,進一步打造產業園的大市政、大交通配套項目,包括再建海運碼頭和鐵路,同時加快引進第三方物流服務,為化工區提供物流方案咨詢、貨物裝卸、貨物運輸、產品包裝、保管、貨物和信息配送、流通加工、信息聯網等全方位服務;積極創建以系統技術為核心,以信息技術、配送技術、自動化倉儲技術等專業技術為支撐的物流裝備技術格局;建設物流保稅中心,完善物流產業園的配套功能。
展望物流產業園遠景使人振奮:近期將與賽科、巴斯夫、拜耳等一期項目及化工品交易市場全面配套;中期將與化工區1000萬噸煉油和100萬噸乙烯項目銜接;遠期將同洋山集裝箱的轉運和杭州灣跨海大橋的物流集散相呼應;最終目標要建成“國際化工物流交易中心、化工危險品管理中心、化工產品儲運管理中心及物流保稅中心”,打造上海西南翼現代物流集散樞紐平臺,并輻射長三角乃至全中國。
優勢顯著 資源共享
漕涇區位優勢、交通優勢和產業優勢突出,它東臨國內規模最大的洋山深水港,西臨今年底即將通車的杭州灣大橋,南臨29.4平方千米的上海化學工業區,以及國內特大型石化企業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物流產業園擁有多個萬噸級碼頭,A4、嘉金等多條高速公路在園區邊經過,有300至500噸級的內河水系和裝卸碼頭,浦東鐵路在此設立編組站。整個園區構成了公路、鐵路、海運、內河多種交通形式相銜接的樞紐,形成快速、便捷、流暢的貨物集散通道。
另外,世界一流、亞洲最大的上海化學工業區一期工程已經建成,賽科、巴斯夫、拜耳、德固賽、華誼、高橋石化、璐彩特等一批國內外著名公司的主體項目開始投產,今年全區總產值可望突破550億元,而上海石化股份公司的總產值也超過500億元。以石油化工為龍頭的產業鏈為物流發展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如何利用天時地利的優勢“轉化”為服務產業的優勢?2004年7月,上海化工區與金山區開始戰略合作,實施市政府提出的“品牌輸出、資源共享”戰略:化工區優先發展石化和精細化工為主的先進制造業,金山區優先發展物流、倉儲為主的現代服務業。在金山區功能定位于“上海國際化工城”進程中,金山區啟動物流產業園建設,以此作為化工區物流傳輸一體化的延伸區域,為化工區物流需求提供配套服務。
化工物流園區建設實施“四個一體化”,即基礎規劃一體化、網絡信息一體化、流程控制一體化、管理標準一體化。現在區內已形成功能齊全、具有競爭力的化工物流基礎設施平臺,將通過信息化建設,建立電子訂貨系統(EOS)和電子數據系統交換技術(EDI),建立一體化服務管理系統(BPS),對從制造廠家到批發商、零售商、最終消費者的整個供應鏈進行綜合管理,最大程度降低成本。
全面對接 聯動發展
在老滬杭路北側,坐落著上海金山石化物流公司,該公司總投資1億元,建成了18萬平方米的倉儲區,專為賽科項目配套,今年預計營業收入2.5億元。上海華誼天原化工物流公司,是一家集海運碼頭、危化運輸、倉儲為一體的綜合性物流公司,承接拜耳、氯堿、華勝、天原等知名大公司的整體物流,也為亨斯邁、巴斯夫等跨國企業提供專業物流服務,今年可望實現營業額1.5億元。新加坡最大物流公司世運物流集團投資6800萬元,在園內建立喜達儲運(上海)公司,為化工區大型外企提供物流服務。
為支持物流產業園,由上海化工區成立的上海化工品交易市場,于近日落戶在物流園內。目前已引進普通會員企業268家,正式會員單位20家,初步建成了交易市場網絡及電子信息平臺。
看好未來 穩步推進
物流產業園為何能發展比較迅速,且前景看好?上海化工區金山分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明輝分析說,一是上海化工區發展戰略正確,在國內首先提出“五個一體化”理念,其中之一是物流傳輸一體化;二是在化工區內的制造企業理念很新,尤其是外企都將其內部非核心業務外包給專業服務商,為做強做大現代服務業帶來了機遇;三是物流產業園的體制新,機制活,設施配套,能做到資源集約利用,產業集聚發展,綜合成本低,最終給生產商和消費者創造價值。
今年6月,上海市委書記習近平來金山調研,考察了上海化工區物流產業園。他指出,按照規劃,金山漕涇、石化沿杭州灣一帶有望成為世界一流的現代化工基地,成為中國最大的乙烯生產和石油化工加工基地,要重點發展倉儲、物流等生產性服務業;要加大區域資源整合,促進區域與企業聯動發展,通過服務配套進行產業延伸,進行產業優化。
因此,今后五年,物流產業園將依托其區位優勢和與化工區親密無間的合作關系,進一步打造產業園的大市政、大交通配套項目,包括再建海運碼頭和鐵路,同時加快引進第三方物流服務,為化工區提供物流方案咨詢、貨物裝卸、貨物運輸、產品包裝、保管、貨物和信息配送、流通加工、信息聯網等全方位服務;積極創建以系統技術為核心,以信息技術、配送技術、自動化倉儲技術等專業技術為支撐的物流裝備技術格局;建設物流保稅中心,完善物流產業園的配套功能。
展望物流產業園遠景使人振奮:近期將與賽科、巴斯夫、拜耳等一期項目及化工品交易市場全面配套;中期將與化工區1000萬噸煉油和100萬噸乙烯項目銜接;遠期將同洋山集裝箱的轉運和杭州灣跨海大橋的物流集散相呼應;最終目標要建成“國際化工物流交易中心、化工危險品管理中心、化工產品儲運管理中心及物流保稅中心”,打造上海西南翼現代物流集散樞紐平臺,并輻射長三角乃至全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