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帶一路”建設能源合作先行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首次對外闡述“一帶一路”倡議,3年過去了,“一帶一路”已從現實機遇演變為合作機制、落地項目。據不完全統計,2013年10月~2016年6月,由我國企業在海外簽署和建設的重大能源項目達40個,涉及19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僅2016年上半年,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達成的能源合作項目就有16個。
國有企業
加快海外資產優化調整
經過近20年的努力,中國國有石油企業在“一帶一路”油氣合作上已走過了起步期和成長期,進入了一個“有規模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發展”的穩定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截至2015年底,以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為主的中國公司已在海外擁有200余個油氣投資項目, 2015年中國石油企業海外油氣權益產量達到1.5億噸油當量。
近年來,全球能源資源等大宗商品市場的變化,給推進“一帶一路”能源資源合作帶來了新契機。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下跌,天然氣、鐵礦石等其他大宗商品價格走勢與原油基本相似。受此影響,大多數能源資源國家經濟下行、財政惡化,國內政局也受到很大影響,迫切希望穩定能源資源產業,并以此為支撐調整經濟結構。在價格高位時,國際大宗商品處于賣方市場,供應國缺少對外合作的積極性;現在,市場向買方傾斜后,能源資源國謀求對外合作的意愿明顯上升。經歷了市場的劇烈波動,供需雙方逐漸認識到合作的重要性,都希望有一個合理的、穩定的、可預期的價格走勢,以及一種相互利益可平衡的供需關系。這些因素為推進“一帶一路”能源資源合作提供了難得的時間窗口。
近年來,受到國際油價的影響,中國國有石油公司實施資產優化調整戰略,經營重心從注重規模轉向更注重效益。中國石油通過調整投資節奏,優化資產結構,提高海外業務運行效率。中國石化對海外項目運行情況深入分析,從資源國政局、政策變化、合作者投資意向等因素對經營困難的海外項目進行分析,并以此為依據注意制定壓投資、去產能等新的運行策略。中國海油也強化海外各區域資產的運營效率和盈利能力,繼續推動資產的深入整合,優化資源調配和項目管理。
中國石油集團董事長王宜林強調,優勢產能合作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切入點與著力點。中國石油工程服務和裝備制造企業在技術標準、制造水平、后續服務支持能力、規模建設運營上,具有較強的比較優勢,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市場互補性較強,雙方有進一步擴大合作的基礎和需求。要堅定信心,發揮好在“一帶一路”油氣合作中的先發優勢,積極推進優勢產能合作,擔當好“一帶一路”建設主力成員單位的責任。
乘著“一帶一路”的東風,中國石油企業的裝備制造也在走向海外市場。中國石油將與資源伙伴國開展產能合作,實現中國石油裝備產品當地制造,將更多實惠留給資源國。在這個領域,寶雞石油機械有限公司與阿聯酋國家鉆井公司已經建立戰略合作關系,依托阿聯酋這一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節點,將產品輻射到中東其他地區。
![]() |
民營企業
海外投資高歌猛進
據普華永道《2016年上半年中國企業并購年中回顧與前瞻》報告顯示,2016年上半年民企海外并購交易金額首次超越國企,在20宗最大型的并購活動中,民企的并購金額占了三分之二。
由于民企具有數量大、行業分布廣、經營體制靈活等特點,因此受到東道國安全審查的概率較低,大大提升了交易成功率。
近年來,中國民營企業利用國際油價低位震蕩的機會,加大了海外收購力度。
2016年12月20日,中國華信能源有限公司(下簡稱中國華信)宣布完成對哈薩克斯坦國家石油天然氣公司(KMG)控股的哈石油國際(KMGI)的收購。依據雙方簽訂的股份轉讓協議,中國華信擁有KMGI 51%的股權。
同年12月19日,業內消息人士稱,中國華信正在就收購阿聯酋陸地油田為期40年的開發權益進行深入談判。中國華信正在與阿布扎比國家石油公司(ADNOC)展開討論,計劃收購阿布扎比陸地石油公司(ADCO)10%的權益。
中國華信董事會主席葉簡明介紹:“圍繞一帶一路戰略,中國華信將在歐洲建立油氣下游終端板塊,上游則主要在中亞、中東和非洲,通過歐洲的終端輻射連接中東、中亞、俄羅斯等區域。目前華信在歐洲多個國家建立了油氣產業分支機構,在捷克、格魯吉亞分別設立了歐洲、歐亞地區總部,旨在打造有組織的能源產業國際投行與投資集團。”
為搶占先機,多家民營企業早已啟動油氣資源的海外布局。
廣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廣匯能源)下屬的新疆廣匯石油有限公司,早在2009年已進入海外上游油氣領域,收購哈薩克斯坦齋桑油氣田綜合開發項目,目前持有該氣區塊52%的權益。2014年8月,廣匯能源已獲商務部批復,成為國內第一家持有進口原油資質的民營企業。
從2014年開始,洲際油氣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洲際油氣)相繼在哈薩克斯坦收購馬騰公司和克山項目,前后投資近10億美元。
2015年6月,吉艾科技(北京)股份公司發布定增預案,募集總額不超過10億元資金,用于新建塔吉克斯坦丹格拉煉油廠項目。為進入中亞油氣資源市場,這家企業從2009年即開始謀劃布局。
杰瑞集團是一家為能源企業提供裝備的民營企業,早在2009年,該公司就向烏茲別克斯坦輸送整套的固井設備。2010年年初,杰瑞集團與中國石油并肩開拓中亞油氣合作示范區。此外,2011年,杰瑞集團還在加拿大購置了3個油氣區塊,面積超過400平方公里,開始進行裝備之外的能源項目布局。
“油價下跌是一柄雙刃劍。”洲際油氣的董事長姜亮認為,油價下跌雖然會影響企業營收,“但這更促使我們盡量爭取優質資源。另一方面,作為年輕企業,我們沒有包袱,在油價下跌時就可以選擇更好的價值洼地,獲得更多的油氣資源。”
應對策略
練好內功多方統籌
普華永道和中國股權投資基金協會聯合發布的2016年《全球并購市場年度研究報告》顯示,2016年上半年,中國企業海外并購交易金額增長了近3倍,達1340億美元,超過前兩年中國企業海外并購交易金額的總和。
有專家表示,雖然海外并購的數量規模迅速擴大,但盲目并購、高債務并購、國外安全審查的干擾正加劇中國企業海外并購的風險性和不確定性,中國企業走出國門仍需練好內功,多方統籌。
首先,對目標地區開展深入的調研。“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是傳統與非傳統安全風險聚集地區。包括恐怖襲擊、地區沖突、自然災害屢發等,這表明投資風險和政治經濟風險并存。
識別風險是企業“走出去”的前提,是投資成功的關鍵。企業須在前期對目標地區的國別風險、政局、法律制度、外匯管制、經濟規模、行業發展周期性波動、政策等充分了解。不要忽略存在的各種風險和地緣局勢,同時要杜絕一哄而上,一哄而散的短視行為。
第二,與當地政府、企業、智庫等機構合作規避政治風險和沖突。加快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立雙邊經貿和安保合作平臺,建立投資保護、稅收、外匯、海關、勞務許可、標準等領域的國際合作協調機制,推動投資貿易便利化、自由化。完善“走出去”支持政策,加快沿線國家人民幣結算平臺建設,推動國內銀行在為企業提供更加有效的金融、保險服務,充分發揮亞投行、絲路基金的作用,對戰略資源掌控、風險勘探類項目和管道等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更大的支持。
瞭望智庫總裁吳亮建議,企業可借助智庫的力量在當地進行政策游說,爭取福利。同時,與當地華人社團建立聯系與合作也是企業熟悉文化差異、規避風險沖突的良策。
第三,綠色發展,造福當地百姓,實現民心相通。2016年12月11日,“一帶一路”生態環保國際高層對話會在深圳舉行。第一批參與企業包括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核工業集團等19家企業,涵蓋能源、交通、環保產業等多個領域。參與企業承諾在對外投資和國際產能合作中將嚴格遵守環保法規、加強環境管理,助力綠色“一帶一路”建設。
科技部可再生能源與國際合作計劃辦公室主任趙剛建議,首先,中國企業應始終秉持著綠色、環保的理念,企業設計項目時,須把環境保護放在第一位;其次,將環保理念放大,不僅是生態保護,更是對當地居民的尊重與保護;再次,總結國內發展的經驗和教訓,避免粗放型經濟發展。
最后,國內“走出去”的企業要避免內斗和惡性競爭,企業要相互配合和支持。原博鰲亞洲論壇理事、秘書長、全球CEO發展大會聯合主席龍永圖指出,國企和民企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大家還可以抱團出去。如果把國企和中小民營企業綁在一起出去,通過大的國企的帶動作用,使中小企業慢慢適應國外運作環境,從而慢慢形成獨立的企業主體。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