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3日,嘉興港區化工園區將被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命名和授牌為“中國化工新材料(嘉興)園區”。嘉興港區管委會主任王照祥說,這將進一步提升該園區的知名度和外向度,促進園區又好又快地發展和進一步做大做強。
早已在全國同行業中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嘉興港區化工園區,將成為我國化工新材料重要產業基地之一,當之無愧地樹起全國化工行業的旗幟。
首個“中國化工新材料園區”
全國化工新材料行業的“標桿”
隨著7月3日中國化工新材料(嘉興)園區授牌儀式的舉行,全國首個“中國化工新材料園區”將在嘉興港區誕生。
嘉興港區化工園區是浙江省乍浦經濟開發區的主要功能區塊之一,規劃面積10平方公里,一期規劃面積約4.5平方公里,區內重點發展以工程塑料、有機硅、新型阻燃劑、聚氨酯、水處理劑等為主導的化工新材料產業。乍浦經濟開發區經過幾年的快速發展,各項基礎配套設施日趨完善,基礎設施投入累計超過25億元。化工園區內公共管廊、蒸汽、冷卻水、廢氣及各種原輔材料管道等系統齊全,區內企業實現全部集中供熱,污水統一收集處理,重點企業用電雙回路等設施配套,完善的配套設施為入駐企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發展平臺。
截至2007年底,入駐園區的主要化工企業達25家,其中外商投資企業涉及日本、韓國、美國、加拿大、荷蘭、以色列、新加坡等多個國家和香港、臺灣等地區,英荷殼牌、日本帝人、以色列化工、德山化工、新加坡美福等一批國際知名企業已相繼落戶,累計吸引外資超過18億美元。國內知名企業如嘉化工業園、合盛化工、金燕化工等一批投資在10億元左右的項目也相繼落戶投產。
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化工新材料產業在嘉興港區集聚,為地方經濟增長注入了強勁動力。2007年,園區化工新材料產業共實現工業總產值61.57億元,占全港區工業總產值的36%,成為嘉興港區第一大支柱產業。今年,化工新材料工業總產值預計可突破100億元,所占比例將超過50%;2010年,總產值有望達到200億元。
該園區在全國化工新材料行業中日顯“標桿”地位:2007年,園區內聚碳酸酯產量10.3萬噸,占全國產量的50%以上;有機硅混合單體產能6萬噸,居全國第三;新型阻燃劑產能5.5萬噸,居全國第一……隨著合盛化工、多晶硅等一批大項目的投產,該園區無論從產能、市場占有率、銷售收入,還是自主創新等方面上看,都將成為長三角乃至全國有影響力的化工新材料基地。
5月10日,該園區通過了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組織的專家調查組對港區申報“中國化工新材料(嘉興)園區”的現場驗收。調查組經過認真調查后,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了該園區。他們認為,嘉興港區化工新材料產業集群初具規模,基礎設施配套完善,規劃思路清淅,產業定位準確,園區現狀及發展規劃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已建成和在建的化工新材料項目產能達到相當規模,產業集中度高,在全國同行業中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將成為我國化工新材料重要產業基地之一;一批具有國際國內先進水平的知名企業已入駐園區,形成了多條產業鏈,并且化工新材料已成為嘉興港區第一大支柱產業;園區企業在產品質量、資源節約、環境保護、安全生產、職業健康及責任關懷等方面工作有了新的進展。
循環經濟“示范區”
綠色環保的生態園
走進嘉興港區化工園區,幾乎聞不到廢氣的味道,讓人難以相信是來到了化工園區。到目前,園區內的巖谷氣體、三江化工等多家企業已實現廢氣零排放,富康石化、新世紀化工等一批企業已成為無固定廢棄物企業。
在該園區,也完全看不到老式化工園區“家家建鍋爐、戶戶立煙囪”的景象,一條長達7000米的封閉管道廊,把園區內企業連接成環環相扣的循環經濟產業鏈。循著管道廊,會發現這條循環經濟產業鏈的中心點――嘉化工業園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該公司是園區的第一家企業,它生產的燒堿、硫酸、鹽酸等基本能滿足園區內其他企業的生產需求。經過3年建設,以“嘉化”為中心,以生產化工新材料為目標的產業鏈已基本形成。
園區在不斷開發開放的同時,始終堅持發展與節約并重,把發展循環經濟與推進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相結合,以加快技術進步、轉變發展方式為根本,努力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的生態化園區。通過努力,目前園區已基本形成了以工程塑料、有機硅、環氧乙烷等為主的3條循環產業鏈,在發展循環經濟特別是在余熱利用、冷凝水、低濃度酸以及氫氣、氮氣、二氧化碳、三氧化硫等的回收利用方面已取得明顯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在注重減排的同時,節能降耗也取得明顯效果。根據估算,目前園區內循環的產品約有17.94萬噸。2006年,港區單位工業增加值綜合能耗為1.14噸標煤/萬元,低于同年國家能耗2.77噸標煤/萬元和浙江省能耗值1.43噸標煤/萬元。2007年,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6%。比如,園區內的嘉化工業園余熱發電項目每年可節約煤7萬噸,實現減排二氧化硫氣體300噸;帝人等公司完成了中水回用改造,削減COD23.35噸。
關于下階段的發展設想,嘉興港區化工園區將科學規劃、合理布局,進一步延伸現有產業鏈、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做大做強園區;進一步加大公用基礎配套設施的建設,建設完善熱電廠、水廠、固棄處理中心、公用管廊、公共污水管網等一批公用工程,同時進一步增強港口配套服務功能;著力培育新材料產業鏈,建立“生產―消費―分解”的產業循環體系;加強招商選資,科學布局產業上下游項目和關聯項目,通過“補鏈”工程,從而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率;支持企業技術創新,努力推進企業向高新技術企業發展;進一步加強環境保護,加大對“三廢”排放的監督力度,積極引進清潔能源,努力創建國家級生態示范園區……嘉興港區化工園區將以“中國化工新材料(嘉興)園區”的命名和授牌為契機,向著美好的發展前景闊步前行!
早已在全國同行業中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嘉興港區化工園區,將成為我國化工新材料重要產業基地之一,當之無愧地樹起全國化工行業的旗幟。
首個“中國化工新材料園區”
全國化工新材料行業的“標桿”
隨著7月3日中國化工新材料(嘉興)園區授牌儀式的舉行,全國首個“中國化工新材料園區”將在嘉興港區誕生。
嘉興港區化工園區是浙江省乍浦經濟開發區的主要功能區塊之一,規劃面積10平方公里,一期規劃面積約4.5平方公里,區內重點發展以工程塑料、有機硅、新型阻燃劑、聚氨酯、水處理劑等為主導的化工新材料產業。乍浦經濟開發區經過幾年的快速發展,各項基礎配套設施日趨完善,基礎設施投入累計超過25億元。化工園區內公共管廊、蒸汽、冷卻水、廢氣及各種原輔材料管道等系統齊全,區內企業實現全部集中供熱,污水統一收集處理,重點企業用電雙回路等設施配套,完善的配套設施為入駐企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發展平臺。
截至2007年底,入駐園區的主要化工企業達25家,其中外商投資企業涉及日本、韓國、美國、加拿大、荷蘭、以色列、新加坡等多個國家和香港、臺灣等地區,英荷殼牌、日本帝人、以色列化工、德山化工、新加坡美福等一批國際知名企業已相繼落戶,累計吸引外資超過18億美元。國內知名企業如嘉化工業園、合盛化工、金燕化工等一批投資在10億元左右的項目也相繼落戶投產。
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化工新材料產業在嘉興港區集聚,為地方經濟增長注入了強勁動力。2007年,園區化工新材料產業共實現工業總產值61.57億元,占全港區工業總產值的36%,成為嘉興港區第一大支柱產業。今年,化工新材料工業總產值預計可突破100億元,所占比例將超過50%;2010年,總產值有望達到200億元。
該園區在全國化工新材料行業中日顯“標桿”地位:2007年,園區內聚碳酸酯產量10.3萬噸,占全國產量的50%以上;有機硅混合單體產能6萬噸,居全國第三;新型阻燃劑產能5.5萬噸,居全國第一……隨著合盛化工、多晶硅等一批大項目的投產,該園區無論從產能、市場占有率、銷售收入,還是自主創新等方面上看,都將成為長三角乃至全國有影響力的化工新材料基地。
5月10日,該園區通過了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組織的專家調查組對港區申報“中國化工新材料(嘉興)園區”的現場驗收。調查組經過認真調查后,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了該園區。他們認為,嘉興港區化工新材料產業集群初具規模,基礎設施配套完善,規劃思路清淅,產業定位準確,園區現狀及發展規劃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已建成和在建的化工新材料項目產能達到相當規模,產業集中度高,在全國同行業中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將成為我國化工新材料重要產業基地之一;一批具有國際國內先進水平的知名企業已入駐園區,形成了多條產業鏈,并且化工新材料已成為嘉興港區第一大支柱產業;園區企業在產品質量、資源節約、環境保護、安全生產、職業健康及責任關懷等方面工作有了新的進展。
循環經濟“示范區”
綠色環保的生態園
走進嘉興港區化工園區,幾乎聞不到廢氣的味道,讓人難以相信是來到了化工園區。到目前,園區內的巖谷氣體、三江化工等多家企業已實現廢氣零排放,富康石化、新世紀化工等一批企業已成為無固定廢棄物企業。
在該園區,也完全看不到老式化工園區“家家建鍋爐、戶戶立煙囪”的景象,一條長達7000米的封閉管道廊,把園區內企業連接成環環相扣的循環經濟產業鏈。循著管道廊,會發現這條循環經濟產業鏈的中心點――嘉化工業園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該公司是園區的第一家企業,它生產的燒堿、硫酸、鹽酸等基本能滿足園區內其他企業的生產需求。經過3年建設,以“嘉化”為中心,以生產化工新材料為目標的產業鏈已基本形成。
園區在不斷開發開放的同時,始終堅持發展與節約并重,把發展循環經濟與推進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相結合,以加快技術進步、轉變發展方式為根本,努力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的生態化園區。通過努力,目前園區已基本形成了以工程塑料、有機硅、環氧乙烷等為主的3條循環產業鏈,在發展循環經濟特別是在余熱利用、冷凝水、低濃度酸以及氫氣、氮氣、二氧化碳、三氧化硫等的回收利用方面已取得明顯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在注重減排的同時,節能降耗也取得明顯效果。根據估算,目前園區內循環的產品約有17.94萬噸。2006年,港區單位工業增加值綜合能耗為1.14噸標煤/萬元,低于同年國家能耗2.77噸標煤/萬元和浙江省能耗值1.43噸標煤/萬元。2007年,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6%。比如,園區內的嘉化工業園余熱發電項目每年可節約煤7萬噸,實現減排二氧化硫氣體300噸;帝人等公司完成了中水回用改造,削減COD23.35噸。
關于下階段的發展設想,嘉興港區化工園區將科學規劃、合理布局,進一步延伸現有產業鏈、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做大做強園區;進一步加大公用基礎配套設施的建設,建設完善熱電廠、水廠、固棄處理中心、公用管廊、公共污水管網等一批公用工程,同時進一步增強港口配套服務功能;著力培育新材料產業鏈,建立“生產―消費―分解”的產業循環體系;加強招商選資,科學布局產業上下游項目和關聯項目,通過“補鏈”工程,從而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率;支持企業技術創新,努力推進企業向高新技術企業發展;進一步加強環境保護,加大對“三廢”排放的監督力度,積極引進清潔能源,努力創建國家級生態示范園區……嘉興港區化工園區將以“中國化工新材料(嘉興)園區”的命名和授牌為契機,向著美好的發展前景闊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