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電力規劃設計總院在京發布《中國能源發展報告2016》,這是該院首次發布年度能源報告。這份報告全面梳理了2016年我國能源發展情況,挖掘問題根源、理清發展思路、研判發展形勢,對社會各界了解我國能源發展現狀、把握發展趨勢、做好能源工作具有借鑒作用。
![]() |
![]() |
2016年,我國經濟企穩向好,發展質量進一步提高,能源消費低速增長,能源結構不斷優化,節能減排成效顯著,能源與經濟之間的“解耦”特征愈加明顯。我國的能源發展思路正從“速度規模”向“質量效益”轉變,防范和化解產能過剩、促進能源清潔低碳發展成為行業主基調。
能源消費結構持續優化
2016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低速增長,能源消費結構進一步調整,煤炭消費連續第三年出現下降,石油消費增速放緩,天然氣消費增速回暖,電力消費增速回升,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不斷提高。
2016年,非化石能源比重上升至13.5%,比上年提高1.4個百分點。煤炭消費比重下降約2個百分點,天然氣消費比重提高0.3個百分點。非化石能源快速發展是能源結構改善的主要驅動力,對清潔能源消費比重提高的貢獻率約為64%。
2016年我國終端能源消費約為32.3億噸標準煤,同比增長約2%,交通與建筑用能成為能源消費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交通用能約為5億噸標準煤,同比增長3.9%,建筑用能約為5.2億噸標準煤,同比增長7.0%。這反應了我國經濟結構持續優化、產業結構加速升級,國內消費對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繼續增強。
能源消費結構的持續優化得益于我國能源替代的發展。我國交通領域“以電代油”發展迅速,成為2016年能源替代發展的亮點;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對生活質量要求的提高,建筑體內能源替代穩步發展,但是在工業領域“以氣代煤”進展緩慢。
根據經濟發展狀況、各行業發展前景和用能需求,預計2017年我國能源消費將延續清潔化、高效化趨勢,能源消費總量呈低速增長,清潔能源比例繼續提高。
預計中國一次能源消費總量將達44億噸標準煤,同比增長1%,呈現“兩升一降一平穩”的格局。其中,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氣消費仍保持增長,其消費比重將升至6.7%和14.8%;煤炭消費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繼續減少;石油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保持穩定。
預計2017年,石油消費量達5.8億噸,同比增長2%左右,天然氣消費220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5%左右。預測2017年用電量增速與2016年基本持平,但天氣因素將影響用電需求1個百分點左右。
能源生產總量有所回升
2016年,我國一次能源生產總量出現自亞洲金融危機以來的首次大幅下降,原煤產量連續第三年下降,原油產量現建國以來最大降幅,天然氣產量增速回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繼續保持快速發展勢頭。能源投資總體下降,電網建設增長較快。煤炭“去產能”取得進展,棄風、棄光、棄水等問題仍未緩解,煉油、煤電等行業產能過剩風險突出。
受能源價格低迷、供需寬松等因素影響,2016年中國能源行業總投資下降9%。其中,煤炭行業固定資產投資自2013年后持續下降;石油天然氣投資自2015年開始下降;電源投資2016年出現快速下降;只有電網投資近年來保持較快增長。
2016年,我國原煤和原油產量大幅下跌,使一次能源生產總量同比下降4.2%。2016年是煤炭行業“去產能”政策實施的第一年,雖然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也出現了一些引發社會關注的現象。報告建議煤炭“去產能”宜精準施策,對落后產能與先進產能區別對待,有利于價格平穩運行。
報告預測,2017年我國一次能源生產總量將達36.5億噸標準煤,較2016年有所回升。原油產量約2.0億噸,天然氣產量約1500億立方米,原煤產量約36.5億噸,一次電力約1.9萬億千瓦時。
2017年,國內石油產量繼續下降的可能性較大。報告建議,加大原油勘探方面的投入。隨著煉油能力過剩形勢更趨嚴峻,我國石油“大進大出”的格局將愈發突出,2017年成品油凈出口量預計將超過4000萬噸。
在天然氣方面,預計2017年我國頁巖氣、煤層氣等非常規氣產量繼續保持較快增速,國內天然氣總產量增速超過2016年。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需要加大。
從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目標來看,天然氣完成占比10%目標的難度較大,未來4年天然氣消費年均增量要達到300億~400億立方米才可完成,而歷史上最好的年景增量才達到250億立方米左右。報告建議,需從降成本、補短板等多個方面加強力度。
在電力方面,預計2017年新增發電裝機容量超過1億千瓦,供應能力總體富裕。煤電投產速度繼續放緩,利用小時數進一步降低,需要嚴格落實國家防范和化解煤電產能過剩風險的相關措施。風電與光伏保持高速增長,隨著東中部地區投產容量比重進一步提高,棄風棄光等現象將有所改善。
節能減排工作成效顯著
中國能源發展思路已經從“重視數量”轉為“重視質量”,能源發展的首要任務從保障供給轉向為經濟發展提供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
在加快能源轉型的努力下,我國能源消費結構持續優化,2016年清潔能源占比提高了1.7個百分點。受煤炭和原油產量下降影響,全國一次能源生產總量同比下降4.2%。
能源供應結構也不斷優化,中國已成為世界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第一大國。由于調峰能力不足、規劃布局不合理、體制機制不完善等原因,我國棄風、棄光、棄水等問題仍然較為突出。
2016年,我國非化石能源發電保持較高增速。風電繼續保持快速發展勢頭,全年發電量2410億千瓦時,增長29%,占一次能源生產的比重約為2.1%。光伏發電量保持高速增長,全年發電量662億千瓦時,增長68%,占一次能源生產的比重約為0.6%。常規水電發電量平穩增長,全年發電量11501億千瓦時,增長5%,占一次能源生產的比重達10%。核電發電量穩步增長,全年發電量2132億千瓦時,增長24%,占一次能源生產的比重約為1.8%。
能源消費強度不斷下降,2016年中國單位GDP能源消費比上年下降5.6%,單位GDP電力消費比上年下降1.7%。
能源轉換效率繼續提高,達到73.9%,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全國火電機組平均供電煤耗降至312克標煤/千瓦時,繼續保持世界先進水平。目前,國內最先進的火電機組供電煤耗已降至256克標煤/千瓦時。
2016年,由于煤炭消費總量的下降,中國與能源消費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總量與上年基本持平。單位GDP碳排放比上年下降6.2%左右,與2005年相比下降約39%。
影響我國能源替代進程、阻礙消費結構進一步調整的主要阻力來自于能源價格,尤其是天然氣的價格。天然氣價格中,配氣環節價格居高不下阻礙了天然氣終端價格的進一步下降。報告建議,2017年在降低終端氣價、因地制宜制定能源替代方案、加大污染懲處力度和加快淘汰低效鍋爐等方面采取相應措施。
能源發展行動展望
積極推進能源法治體系建設。加大《能源法》立法推進力度,加快推進《國家石油儲備條例》、《能源監管條例》立法工作。
繼續深化電力體制改革。針對目前出現的部分地方政府過多干預電力市場的行為,宜督促相應地區加快配售電側放開的步伐。
穩步推進油氣體制改革。上游逐漸放開常規油氣勘探開發市場準入;中游推進天然氣管網獨立;下游加強煉油行業規劃和管理,推進定價機制市場化。
拓展“一帶一路”能源國際合作。鼓勵企業積極參與國外能源項目建設,推動能源技術、裝備、服務和標準“走出去”參與全球能源治理。
煤炭“去產能”宜精準施策。適當調整“去產能”政策:如建立煤炭供需預警機制;推進減量置換工作的落地執行。
著力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納能力。合理布局新能源;加快棄風、棄光嚴重地區送出通道建設;加強電力系統調峰能力建設。
推進“互聯網+”智慧能源示范工程。積極推動示范工程落地實施,形成可復制的經驗進行推廣;形成較為完備的技術及標準體系。
啟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議制定清晰明確的碳排放核定方法,建立市場信息公開機制,科學制定碳排放配額分配方法。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