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實力的企業正在大舉進軍一座對未來城市綜合發展有引領作用的示范新區,預計這一新區未來20年間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將達到4萬億元,這個新區就是位于河北腹地的雄安。自中共中央、國務院公布設立河北雄安新區以來,引發了投資界的強烈關注。在瑞銀證券率先作出“雄安新區二十年投資規模達4萬億”預判后,摩根士丹利隨后發布“雄安新區未來10到20年間每年將推動中國投資增速0.15至0.63個百分點”研究報告。
值得關注的是,手握“創新驅動”的民企和國企“乘勢而入”欲將綠色能源架構在雄安新區的宏偉藍圖上,從而打造一個更加符合“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這一主題的生態文明城市。
內蒙古曄路盛燃氣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高科技新能源民營企業,它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輕烴燃氣技術在全球獨有,并是理想的分布式能源形式,在天然氣大管網無法輻射的區域,可以提供散燒煤的最佳解決方案。
圍繞“大北京戰略”,這家民企一直不斷進取。2014年10月,曄路盛在河北省固安縣林城鋪村首個輕烴燃氣新農村示范站點火,為109戶村民提供炊事及采暖用氣,這一示范站的建成,對京津冀城鄉結合部地區壓減散燒原煤、治理大氣污染、調整區域農村能源結構意義重大。
2016年3月,天津市濱海新區采用曄路盛這一獨有技術,將原來的漢沽楊家泊和漢沽華夢兩個供熱站改成的輕烴燃氣示范站正式運營,由此解決了濱海新區“兩網”通不到區域煤改氣替代能源的掣肘問題。
曄路盛輕烴燃氣已正式列入《河北省散煤污染整治專項行動方案》。曄路盛董事長張路對中華工商時報記者獨家披露,與河北有關部門對接,實施從外向內聚合的戰略路徑,將這一可復制的“能源供給模式”移植到雄安新區。
與此同時,國有能源巨頭中國石化雄心勃勃,在把雄縣打造成為全國首座“無煙城”之后,啟動以內向外擴散的戰略布局,欲在雄安新區占有更大的市場份額。
早在2009年,這一國有企業就開始在雄縣開發利用地熱清潔可再生能源,采取“取熱不取水”方式開發,做到取熱之后100%回灌地下水,在地熱供暖上形成一套完善的技術體系,至2016年在雄縣地熱供暖能力已達450萬平方米。
目前,中國石化已滾動發展至容城、博野等15個市(縣)區,其中雄安新區的雄縣、容城兩縣達580萬平方米。“下一步,將雄縣這一模式助力雄安新區”,中國石化有關部門表示。業界普遍認為,旨在推進首都與周邊地區的融合的雄安新區,將成為繼深圳經濟特區和浦東新區之后的又一經濟特區,并建成與以往不同涵蓋更高新計劃的現代化城市,這昭示著手攥“金剛鉆”的創新型企業方能在未來這一新區建設中更有用武之地。
此見解與官方制定的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總體要求相吻合。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此前對媒體表示,高起點高標準推進河北雄安新區規劃建設,要把創新驅動作為新區發展的根本動力,引導創新要素向新區集聚。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