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舟山液化天然氣接收及加注站項目在浙江舟山島東北部海岸開建。這是國內首個可為國際航運船舶加注LNG(液化天然氣)的項目,預計2018年6月完工。一期工程LNG處理規模可達300萬噸/年。
近年來,國家對交通運輸業環保要求日益提高,我國船用LNG配套的法規和規劃接連出臺,天然氣在航運市場的替代步伐不斷加快,從而推動我國船用LNG市場的發展。眾多能源企業都想從中分到一杯羹,但要想在該領域占得先機,還要把準市場脈搏、加快網點布局。
國內船用液化天然氣發展長期受阻
由于改造成本高、行業技術標準缺失、基礎設施不完善等問題,國內LNG動力船一直未能得到大規模的商業化發展。
對造船商而言,考慮最多的是利潤。據市場人士分析,改造一艘LNG動力船大約要花100萬元人民幣,建造一個LNG加注終端需要3000萬元~4000萬元人民幣。由于目前國內LNG船用市場發展緩慢,短期內造船商難以收回成本,許多造船商對LNG船用市場望而卻步。
此外,國內早期LNG動力改造由于技術粗糙,在安全、環保方面存在不少問題。目前,推廣LNG動力船也面臨一些技術上的問題。這些都導致部分航運企業對LNG的應用顧慮重重。
近年來,我國主要推進內河水域LNG船舶的應用。截至目前,我國內河已建成LNG動力船舶120余艘,主要分布在長江中下游地區,正在開工建造的有500多艘;已投入試運營船用LNG加注站兩座,已建成和在建的有10余座;國內主要發動機生產企業已研制生產出各種功率的LNG單燃料和LNG柴油雙燃料內河船用天然氣發動機,并在配套船舶設計制造、儲罐、控制系統等方面取得較大進展。
總體來看,我國內河船舶LNG應用盡管在規模上沒有完全達到預期,但在產業發展環境方面日趨成熟,為下一步全面推進奠定了基礎。
規模化發展指日可待
盡管國內船用LNG市場發展仍存在問題,但隨著國家對硫氧化物等排放的管制日益加強及各項政策的支持,我國LNG船舶市場發展也將隨之提速。
交通部水運科學院的公開資料顯示,2017~2020年,我國將累計新建內河船舶1.2萬~1.4萬艘,若其中70%采用LNG燃料作為動力,約有1萬艘新建LNG動力船。
近年來,LNG動力船一直是我國政策推動的重點。2013年9月,交通運輸部在《關于促進航運業轉型升級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指出,加快推進LNG在水運行業應用,有序推進LNG動力船舶試點改造,推進內河LNG動力船舶應用示范工程。2014年4月,財政部、交通運輸部聯合發布的《內河船型標準化補貼資金管理辦法》,提出對新建LNG動力示范船給予單船85萬元~140萬元的補貼。
近日,交通運輸部官網公布《交通運輸部辦公廳關于發布水運行業應用液化天然氣第二批試點示范項目名單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其項目實施年限在2016~2018年,推動后續LNG動力船市場的發展。從試點名單的項目內容中可以看到,未來國內LNG船用市場的發展重心將放在新建或改造LNG燃料動力船舶及LNG加注站的建造上。
應勢而動抓住發展機遇
國內船用LNG市場目前處于探索階段,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且前期投資較大,目前進入該領域的公司多為石油巨頭或實力較強的大型燃氣公司。
2012年12月,中國石油昆侖能源有限公司與中國長江航運(集團)總公司合資組建了昆侖能源長航(武漢)天然氣有限公司,共同實施“氣化長江”工程;中國石化和中國海油也在船用LNG動力燃料領域做了不少工作。
目前,LNG燃料動力船舶建造改裝技術、改裝后的檢驗與運行管理規范尚未有統一標準,水上或岸基LNG加注站剛剛起步,各能源企業若想在未來的LNG船用市場中占得先機,需提前布局。
首先,應根據國家已有產業規劃,在重點區域搶先布局。交通運輸部公布的《通知》顯示,到2018年,試點示范項目大多在長江流域。此外,還有3個項目分別分布在湖南東興湖、上海內河和廣東西江水域地區,這些地區將成為能源企業布局的重點。
其次,應升級技術和標準,努力成為行業的帶頭者和規范的制定者。《液化天然氣燃料加注船舶規范》已于2015年12月1日生效。然而內河LNG運輸船、加注碼頭等方面的標準仍為空白。此外,大型能源企業工藝、技術、管理水平較高,要以質量為先,提升行業技術水平。
再次,要增強政策靈敏度,及時根據國家政策和船舶技術標準調整規劃。由于油氣差價存在波動,特別是在當前LNG經濟性難以體現的情況下,排放控制標準、補貼等政府政策成為推動市場的主力。目前,國內LNG動力船、加注躉船、加注船的法規和規范均已出臺,基本涵蓋了LNG水上應用價值鏈。相關能源企業應及時跟進政策,調整市場戰略。(許帆婷白雪)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