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LNG出口在輸出資源的同時,還在輸出LNG貿易“新玩法”。對傳統LNG貿易和供應格局產生沖擊,有助于加速全球天然氣市場一體化進程。
美國向國際市場出口液化天然氣(LNG)已逾1年。去年2月24日,切尼爾能源向巴西發出一艘裝載16萬立方米LNG的貨船,標志美國本土首次出口LNG,開啟美國天然氣和全球LNG市場新篇章。1年多來,美國在輸出資源的同時,還在輸出“新玩法”,對傳統LNG貿易和供應格局產生沖擊,有助于加速全球天然氣市場一體化進程。
美國LNG出口是“頁巖氣革命”的碩果之一。2009年,美國天然氣產量趕超俄羅斯,成為世界第一大天然氣生產國。但其國內天然氣消費沒有跟上產量增長步伐,天然氣庫存水平逐年上升,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快速減少,早先批量投建的LNG接收站失去用武之地。2011年以來,美國多個公司規劃在原有的接收站基礎上擴建液化工廠,并開始積極游說政府。其中,切尼爾能源下屬Sabine Pass LNG項目首先獲得批準向非自由貿易協定國家出口LNG。
美國LNG出口計劃規模較大,將加速全球LNG液化能力重心轉移。截至2016年年底,獲得美國能源部批準向自由貿易協定國家出口的LNG項目33個,能力達到3.84億噸/年,其中10個項目還獲批向非自由貿易協定國家出口,能力為1.12億噸/年。到2020年美國LNG液化能力全球占比有望增至16%,成為全球LNG市場供應主力之一。預計澳大利亞將于2018年前后取代卡塔爾成為全球LNG液化能力第一大國,美國于2020年前后取代澳大利亞地位。
美國LNG出口在輸出資源的同時,還在輸出LNG貿易“新玩法”。美國LNG貿易方式一反傳統:一是沒有目的地限制。美國LNG出口均采取離岸價模式,買方具有完全自主權,不僅可以將所購資源用來保障自身供應,還可以自主轉賣船貨,甚至可將已購買而未液化的天然氣賣回美國國內市場,此做法被形象地稱為“回旋鏢”模式。二是氣源供應靈活。作為美國LNG買家,可以充分利用美國豐富的管網資源和較成熟的天然氣市場機制,自行選擇氣源商和LNG供應商進行匹配。三是對購氣沒有“照付不議”量的限制。美國LNG出口一般采用液化服務代加工模式,LNG買家通常只就液化成本部分簽訂“照付不議”合同,即便違約也只需支付相對較少的液化成本。
美國LNG定價方式獨特,增加全球LNG定價機制的變革預期。傳統LNG進口價格通常采用與原油或成品油價格掛鉤的定價方式,而美國LNG出口采用與Henry Hub(HH)交易中心價格掛鉤的定價模式,這就為其他地區LNG買家協商定價時提供更多選擇。憑借LNG出口,美國將把其國內天然氣市場和價格機制引向世界。隨著其出口規模擴大,美國、歐洲、亞洲三地LNG及天然氣市場聯動性將逐步加強,全球化天然氣市場有望加速形成。
不過,未來幾年,美國LNG出口進程還面臨美國能源政策不明朗、全球LNG供應過剩、油價及HH價格走勢等因素影響,其出口優勢和影響還有待觀察。
首先,美國政府態度仍不明朗。自美國有計劃實施LNG出口以來,LNG出口對國內市場的影響就一直是爭議話題。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預測,美國LNG出口將導致2015年至2035年美國天然氣終端用戶(居民、商業和工業)購氣成本上漲3%至9%,鋼鐵等行業的出口優勢將因此被削弱。特朗普的能源新政對振興美國本土化石能源生產無疑是利好消息,但對于如何解決LNG出口與國內能源結構調整和振興國內制造業戰略間的沖突,如何在增加LNG出口量與保持國內氣價低廉間找到平衡點,這些問題新政府還沒有給出具體答案。
其次,全球LNG供應過剩加劇,美國部分LNG項目恐難按時上線。美國LNG出口規劃之時,全球天然氣市場正處于上升周期。然而2011年以來,受全球經濟復蘇乏力等因素影響,LNG市場供需呈現寬松。由于前期投資的LNG液化項目集中上產,2020年前全球LNG供過于求將加劇,供應能力剩余將從2015年的5500萬噸/年擴大到2020年的7700萬噸/年。美國部分LNG項目已遭否決。
最后,美國LNG價格競爭力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國際油價下跌直接影響美國LNG出口至亞太地區的競爭力。不僅如此,美國LNG出口與HH價格掛鉤,長期來看HH價格有望隨出口增加而上行,且HH價格季節性震蕩也將考驗LNG買家的承受能力。此外,美國與歐洲、亞洲相距遙遠,由于LNG買家自行安排船運,將更多受到LNG航運市場波動的影響,使LNG進口成本更加不穩定。
(王新哲為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經濟師;段兆芳為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高級經濟師)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