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
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做政府工作報告,涉及能源的內容體現在去產能、降成本、治理污染和綠色發展等方面。
今年要再壓減鋼鐵產能5000萬噸左右,退出煤炭產能1.5億噸以上。同時,要淘汰、停建、緩建煤電產能5000萬千瓦以上,以防范化解煤電產能過剩風險,提高煤電行業效率,為清潔能源發展騰空間。強化大氣污染治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下降5.6%和4%,74個重點城市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下降9.1%。優化能源結構,清潔能源消費比重提高1.7個百分點,煤炭消費比重下降2個百分點。
深化多層次資本市場改革;加快推進國企國資改革;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在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領域邁出實質性步伐;抓好電力和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開放競爭性業務;推進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試點;改善和加強國有資產監管;鼓勵非公有制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革。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扎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加快陸上經濟走廊和海上合作支點建設;深化國際產能合作,帶動我國裝備、技術、標準、服務走出去;高質量辦好“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 |
周吉平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石油集團原董事長)
對“一帶一路”油氣合作的政策建議
“一帶一路”倡議是“十三五”期間,乃至更長一段時間的國家重大戰略,已獲得100多個國家的積極響應,有40余個國家簽署了合作協議,今年5月將召開“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油氣合作在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油氣企業未來如何在“一帶一路”倡議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我提出幾點政策建議:
一是加強與“一帶一路”重點合作國家的政策標準和機制的對接,實現政策溝通,積極參與全球能源治理機制的完善和建設,加強能源外交,加快推進與沿線國家投資貿易保護協定和避免雙重征稅協定的簽訂。
二是構建“一帶一路”地區能源互聯互通的體系,推進設施聯通。
三是推進我國在全球能源貿易定價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達到貿易倡導,充分利用“十三五”及未來全球市場供大于求,和我們國家在亞太天然氣增量貿易中的優勢地位,借助上海能源交易中心、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這些平臺,積極發展現貨、期貨等衍生品的交易,逐步減少亞洲溢價,建立和完善境外能源投資帶動貿易工程技術服務、物資裝備走出去的鼓勵政策。
四是加大產融結合,助推能源與金融一體化,推動資金融通。
五是著力推動能源合作本地化和可持續發展,促進民心相通,加強需求導向的國際能源技術公關合作,建立“一帶一路”油氣合作專項科研基金,加強與沿線國家能源智庫的深層次交流,通過政府項目或者企業資助的方式,來加強本地化人才的培養,提升我們國家在沿線國家中的軟實力。
3月6日微信號:中國能源報
![]() |
劉吉臻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
能源轉型靠政府拿錢不是長久之計
能源轉型是大勢所趨,應該努力推動進程的加快。但我們也要冷靜的看到,今后30年甚至50年,在我國能源結構當中,煤炭的主體地位不可動搖,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例才能達到15%。現在既要積極推進低碳和新能源的替代,又要高效清潔利用煤炭?;旌夏茉磿r代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是我們不等不靠,要以積極的態度推進能源轉型。
煤電的主體地位不會改變,要走向更加高效清潔的道路,超低排放、近零排放等技術已在大面積推廣,靈活性改造也讓它更加可控可調。對于是否該停止新建煤電機組而言,市場的需求決定了投資決策,但也要看到電力投資是一個長周期過程,從規劃選址建設到投產一個新機組要很長時間,一些高耗能、污染嚴重的老舊機組逐步退役也需要時間。
能源轉型革命靠政府拿錢不是長久之計,政府的錢是老百姓的錢,教育、醫療、社保應該政府拿錢,能源作為一個產業應該符合經濟規律,要用市場的機制,成熟的技術,科學的方法扶持,而不是一味的靠經濟刺激。有些企業拿政府補貼積極性很高,也出了一些問題。
3月4日中國能源網
![]() |
傅成玉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石化集團原董事長)
節能降耗發展綠色清潔能源
中國經濟發展遇到的真正問題是質量問題而不是速度問題,質量問題涉及面很廣,涉及能源領域的問題體現在資源結構不合理。我國能源結構有先天不足的部分,比如煤炭稟賦和消費都很高,油、氣相對占比不大。
這些年我國調整能源結構主要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可替代能源上下了很大的功夫。無論在綠色發展還是可持續發展方面,新能源成長很快、總量大,在能源需求增量上發揮了很大作用,但是短期內很難把傳統能源的存量大幅削減。政府工作報告已經談到煤炭消費在持續下降,表明綠色清潔能源占比在上升。
另一方面,國家現在能做并且可以做好的最重要的領域是節能,提高能效。我國現在能源強度與世界平均水平比高出1.7倍,與歐洲、美國和日本比,都超出了將近2~3倍的距離,說明我們的工業化水平、技術水平和能效很低,但是能耗高。
如果把能耗減少到和世界平均水平相當,保持GDP增速的同時不要增加能耗,這意味著排放的減少,同時治理費用就會很少,一舉兩得。國家要花大力氣拿出政策和管理制度。雖然企業在做的時候會發生一些成本支出,但要看長遠,今天的成本支出會帶來明天更大的效益。
國家最大的潛力、最大的能源和資源在節能。能源結構調整不僅要發展清潔能源,還要提高能效。
3月6日中國能源網
![]() |
劉振亞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理事長、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主席)
以全球能源互聯網解決資源環境難題
隨著世界經濟轉型與格局重構進入新階段,世界能源轉型與信息技術革命的關鍵突破口地位日益顯現。
當前,以電力為動力、以數據為紐帶,能源網、信息網、交通網在網絡形態、業務功能、資源利用等方面聯系日益緊密,呈現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相互支撐、相輔相成的發展態勢。
全球能源互聯網平臺將實現以清潔能源為主導的能源配置,這對我國能源轉型是一股重要推力。對很多存在先天性能源匱乏問題的國家和地區而言,也將是解決發展問題的有效抓手。預計至2025年,清潔能源的經濟性將全面超過化石能源,市場將推動能源消費的選擇發生重大轉變。通過將清潔能源大規模開發、大范圍配置,在東南亞、南亞等能源資源及環境負載能力均不足的國家和地區,全球能源互聯網將同時解決發展與環境的協調問題。
目前,世界資源環境問題依然突出。資源的有限性、稀缺性、不可持續性決定了對化石能源的依賴必須扭轉,能源消費和開發帶來的環境問題以及碳排放帶來氣候變化問題引起高度重視,截至目前,全球仍有12~13億人口無電可用。從高碳向低碳、從低效向高效、從局部平衡向大范圍配置,全球能源互聯網的發展思路將使這些問題得以有效解決。
3月6日中國電力新聞網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