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全國天然氣消費量同比增長15.2%,發電、工業燃料、LNG交通、城市燃氣、化工等主要行業用氣量均出現快速增長,特別是二季度消費量“淡季不淡”,消費量增速達18%以上,全年增速兩位數幾成定局。那么,天然氣市場重回發展快車道原因為何?未來趨勢如何看待?
需求增速提升 消費快速增長
宏觀經濟穩中有進,供給側改革成效顯著。2017年上半年,全國GDP增速回升到6.9%,較去年全年增速上升0.2個百分點,經濟整體企穩向好。特別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使傳統制造領域結構得到顯著優化,鋼鐵、玻璃、甲醇等典型行業價格指數均較過去兩三年明顯回升,達到甚至超過2013年和2014年水平,企業效益改善,生產積極性提升,燃料價格承受力增強,拉動工業、化工等行業用氣需求增速提升。
“煤改氣”成為天然氣需求增長的助推器。2017年是《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階段性收官之年。多數地區的治理方案截止日期在2017年,使得諸多工業、采暖“煤改氣”項目集中在2016年落地投產,新增的燃氣鍋爐、燃氣熱電聯產、燃氣分布式等項目推動天然氣消費快速提升。特別是二季度天然氣消費增速不降反增,也體現了工業“煤改氣”的用氣增量。
煤炭、石油價格回升,天然氣重拾價格競爭力。2016年第四季度以來,國內煤炭價格一直處于較高水平,2017年上半年環渤海動力煤(Q5500K)綜合平均價格指數均值每噸近600元。隨著國內天然氣市場化改革的推進,國家大力推動降低終端用氣成本,天然氣終端價格總體呈下行趨勢,2017年氣煤等熱值比價(上海門站價格/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約為2.5,較2015年、2016年比價關系下降約30%至45%,企業使用天然氣的經濟性劣勢有所緩解。
在交通領域,隨著國內成品油價格回升,2017年上半年,全國車用LNG與柴油比價均值維持在低于65%的水平,同比去年下降約10個百分點,交通用氣顯著提升。
發展動能強勁 挑戰依然嚴峻
首先,大氣污染治理將持續拉動用氣增長。未來我國大氣污染治理工作任重道遠。近日,環保部等多部門聯合印發《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至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國家已下決心堅決治理大氣污染,環保將繼續催生天然氣需求快速增長。
其次,政策紅利逐漸釋放,利好市場發展。隨著我國天然氣市場化改革的深化,天然氣批發價格將更具市場屬性且中間輸配環節費用更趨合理。近期,已有諸多省份下調地方天然氣終端價格,加之國家大力推動天然氣市場利用,政策紅利將有效釋放市場需求。
最后,天然氣相對替代能源比價水平有望保持。油價已經歷幾年深度調整,預計2020年前油價運行中樞將較目前有所上移,氣、油比價關系有望保持當前優勢甚至進一步改善。煤炭需求缺乏有效支撐,預計未來煤炭價格會落入發改委提出的每噸500元至570元的綠色區間,氣、煤比價或總體維持平穩。
總體來看,我國天然氣市場在政策、環保、改革、價格等多重因素合力作用下,已確立較強發展動能,未來幾年消費量仍有望保持較高增速,但同時存在諸多風險和挑戰。例如,在采暖“煤改氣”加速推進下,北方地區季節性峰谷差將進一步拉大,儲氣調峰能力不足愈發凸顯。2020年,我國儲氣庫調峰能力有望升至150億立方米,約占天然氣消費總量的5%,仍遠低于發達國家15%左右的水平,儲氣設施不足影響供氣企業的生產運營甚至市場開發。
此外,次輪制造業用氣需求回暖主要受供給側改革推動的企業補庫存推動,但國內經濟總需求仍較為疲弱,未來宏觀經濟形勢對天然氣市場的影響仍存在不確定性。
?。ǚ蹫榻洕夹g研究院天然氣市場研究所高級經濟師; 王新哲為經濟技術研究院天然氣市場研究所經濟師。)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