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訊 為了應對金融危機,各地通過整合多方力量,為化工園區內的化工企業營造著盡可能溫暖的環境。許多化工園區發揮系統優勢,幫助園區內的化工企業節約成本。
南京化工園區乙烯、醋酸、氯堿3大產業鏈占據該園區總銷售額的80%,此次金融危機給該區企業造成了較大的沖擊。但由于各企業之間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產業鏈,循環經濟發展較為完備,企業生產和交易成本能夠獲得有效降低。完善的產業鏈成為園區在此次危機中的生命線。
受全球金融風暴襲擊,重慶長壽化工園內部分企業產品售價已跌破成本價,產品的銷路也成了問題。為此,長壽區政府通過4大舉措扶助園區的企業。其一,對以前在稅收上作出過重大貢獻的企業,政府拿出2000萬~3000萬元扶持其暫渡難關。其二,依托現有招商網絡,幫助企業開拓銷售市場。其三,保障企業生產所需的水電氣調度,降低企業運行成本。其四,組建區級資金池,成立擔保公司,為企業擔保最高5億元的貸款,緩解企業資金困難。目前園區還沒出現一家停產關門的企業。
金融風暴使重慶白濤化工園區入駐企業也感受到了外銷市場收縮的壓力。為此,園區引導入駐企業積極調整生產經營策略。如重慶天原集團公司降低氯堿下游產品,保證銷售情況較好產品的產量;重慶潤豐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在原料價格高漲時部分限產,集中優良資產投入運行等。
為了應對金融風暴,杭州市委、市政府特別召開電視電話會議,部署加快中石化生態化工園區建設,帶動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投資密度,低污染、低消耗的“三高二低”新型重化工業發展。
除此之外,國內眾多化工園區也都在運用園區的各種優勢應對此次危機,無論是從物流保障、還是供水供電方面,以此助企業一臂之力。
據了解,我國化工園區起步于改革開放之后。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目前,園區已經成為石化行業發展的主流模式,全國很多地方明文規定:新建化工項目必須入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