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BP(英國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殼牌等國際石油公司紛紛發布了2018年能源展望報告,探討2018年至2040年全球能源走勢及能源轉型過程中的影響因素。
作為以石油、天然氣業務為主的跨國能源企業,這些國際石油巨頭掌握著全球能源市場的最新數據,其從能源生產者角度出發所作出的預測往往更貼近石油公司的實際。從中我們可以窺見,經濟增長如何推動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長,以及未來各類能源如何滿足這一增長的需求。
能源結構多樣化,可再生能源增長最快
據BP預測,隨著世界新興經濟體日益繁榮,到2040年全球GDP將較2016年增長1倍。雖然世界經濟增長會拉動全球能源需求增長,但由于能源使用效率不斷提高,未來25年全球能源需求增幅約為2016年的三分之一。其中,中國和印度能源需求增幅將占世界能源需求增幅的50%。
全球能源結構日益多樣化,BP認為預計到2040年,石油、天然氣、煤炭和非化石燃料各占全球能源結構的25%左右。其中,由于天然氣開采成本降低和LNG(液化天然氣)市場需求逐年提高,全球天然氣需求增勢強勁。BP預測,天然氣每年的增速為1.6%,遠超石油、煤炭的增長速度,未來25年全球LNG市場需求將提高1倍。
殼牌在其LNG市場展望報告中表示,接下來的20年里,全球LNG需求將以年均4%的速度增長,是天然氣需求預計增速的兩倍。
具體到行業,埃克森美孚認為,天然氣需求增長最多,主要是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電力需求并支持工業所需,預測到2040年全球天然氣需求增長約40%。盡管天然氣和電力的使用越來越多,但是運輸業的能源需求仍以石油為主,石油和天然氣共同占世界能源的一半以上。
可再生能源是增長最快的能源,增幅占全球能源增幅的40%。埃克森美孚預測,太陽能和風力發電在能源供應中增長最快,合計增長達到400%左右。BP同樣認為太陽能和風能的競爭力不斷增強,將有力帶動可再生能源的增長。具體到國家,全球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長主要來源于中國、印度等新興經濟體。
全球能源體系的低碳化速度將不斷加快。埃克森美孚預測,到2040年,能效的提高和向更低碳能源的轉型將使全球碳排放的強度降低近45%。
中國對能源的需求或將放緩,更多轉向低碳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費國,也是過去20年全球能源需求增長的重要來源之一。中國的經濟轉型亟待一種更具可持續性的增長模式,與之相應能源方面也需要進行改變。
特別是煤炭、油氣資源。過去20年里,煤炭、石油等一次性能源為我國工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能源保障。近些年來,由于追求高質量發展、電力體制改革、完善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等一系列因素,特別是受經濟結構轉型的影響,我國能源結構發生了巨大改變,能源需求向更清潔、更低碳轉變。
據BP能源展望報告預測,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煤炭從2015年至2030年期間每年平均下降0.1%,自2030年至2040年期間每年平均下降0.6%。BP預測,2040年中國一次能源消費43.19億噸標準油,其中煤炭占35.9%,風電、光伏、生物質占18.1%,石油占17.4%,天然氣占12.9%,核能占8%,水電占7.5%。
在可再生能源方面,中國和越來越多的新興經濟體將取代歐盟國家,成為能源需求增長的主要動力。其中,中國是最大的增長來源。BP預測,到2040年,可再生資源與水能、核電等將占中國能源需求增長的80%以上,可再生資源將取代石油成為我國的第二大能源來源。
隨著中國經濟增速放緩,能源消費強度下降,中國對能源的需求也將逐漸減少。BP預測2035年至2040年期間印度能源需求增長將超中國。同時,非洲對于全球能源消費的作用也日益凸顯。(記者位宏如通訊員高川數據均來自各公司官網)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