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大連商品交易所與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液化石油氣(LPG)期貨合約及制度設計、期貨人才培養、促進大型國企更好利用期貨市場管理風險等方面開展廣泛合作。
據卓創資訊分析師沈鵬介紹,前期大商所已為LPG期貨產品研發做了充足的鋪墊,其已于2017年7月21日與中國城市燃氣協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于2017年11月8日與中國石化煉油銷售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在國內LPG領域均占有重要地位。
據金聯創統計,2017年中國LPG消費量在4628萬噸,是世界最大LPG進口國和第二大消費國,具備開展期貨交易的現貨規模優勢。我國LPG年均價格波動幅度在50%以上,實體企業有上市LPG期貨的現實需求。同時,LPG市場化程度最高、競爭充分,是氣體能源中最適合進行期貨交易的產品。大商所與海油發展合作,有助于加快相關品種研發上市進程,引導大型國企更好地參與利用期貨市場,為產業提供避險渠道,提升行業企業經營能力。“隨著LPG深加工產業的不斷發展,我國目前已成長為全球進口量第一、消耗量第二的LPG需求大國。且LPG市場化程度高,特別是2016年LPG限價不再跟成品油零售限價掛鉤之后,國內多地對于LPG出廠價格的限制也陸續放開。”中宇資訊分析師王慧認為,LPG價格波動頻繁,波動幅度大,是很合適的期貨產品。另外,國內的企業也有上市LPG期貨的需求。
王慧指出,此次大商所與海油發展的合作,將全面推進LPG期貨產品的上市操作進程。大商所擁有十余年的期貨產品運作經驗,運行穩健,現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塑料和煤炭期貨市場。海油發展則經營著中海油旗下的油田伴生氣及氣田LPG的業務,其配套的倉儲、運輸等設施完善,營銷網絡健全,便于資源的整合和即時流通。二者的合作,不僅是強強聯合,更可達到資源的互補和共贏。“目前來看國內“三桶油”僅剩中石油未與大商所展開合作,卓創預計雙方在2018年下半年將進行實質性的會談并簽署相關合作協議。”沈鵬表示。“我國能源產品上市期貨的不多,但我國的能源消費量卻非常高,油氣產品的對外依存度均已超過警戒水平線。”王慧表示,上市運行期貨產品不僅可以推動企業能源產品銷售模式的多元化發展,提升風險管控水平,更有助于國家能源安全的健康發展。
沈鵬認為液化石油氣期貨產品的研發也將面臨兩大難題。一方面,標的物指標統一較為困難,目前國內市場上純丙烷、正丁烷、異丁烷、丙丁烷混合氣、醚后碳四等氣種繁多,如何選擇被市場接受的標的物是一大挑戰;另一方面,標準合約中交割庫的選擇也需進一步商榷,國內大型冷凍庫與小型壓力庫遍布各地,后續還需要大商所與國內“中”字頭煉化企業進行深度的研究。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