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看到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郭焦峰老師推薦的一本新書:《能源大抉擇——迎接能源轉型的新時代》。
郭焦峰老師對這本書評價頗高,稱其“為能源行業涌現中國版的《能源大轉型》邁出了第一步”。在剛剛公布的“2019年度影響力圖書推展·第一季”中,該書也榜上有名。這本書的這些“光環”,讓長期關注能源話題的我有了不小的閱讀興趣。“五一”小長假期間,我把這本書找來讀了讀,發現其中的確頗有新意。
《能源大抉擇》的作者林益楷是一名青年能源學者,他在書中以“能源轉型的不確定性為主線”,從國家、產業與公司的多元主體視角,探究能源轉型的歷史脈絡與未來趨勢。盡管此書主線是論述轉型面臨的諸多“不確定性”,但作者基于對全球傳統能源公司轉型路徑的詳實探討與比較研究,在對大量數據與公司案例進嚴謹細致的分析后,對“不確定性”背景下的能源轉型路徑給出了諸多深具啟發性的前瞻思考。
學術研究最關鍵的是要找到“真問題”。提出一個好問題,學術研究成功了一半。當前,人類正處在“能源轉型”的時代,氣候變化、智能化與信息化潮流裹挾而來,倒逼能源領域加快創新迭代和變革步伐。國家、產業、公司該如何在新一輪轉型浪潮中進行戰略選擇,無疑是擺在能源行業從業者和能源領域研究人員面前的一個重要問題。
《能源大抉擇》一書把新一輪能源轉型放在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進行思考和探討,無疑抓住了問題的關鍵。書中對多份研究報告、以及對化石能源與碳排放的梳理,提出如何處理好滿足人類不斷增長的能源需求和降低碳排放的矛盾,已經成為人類面臨的最重要問題之一。在這一根本問題的框架下,作者還探討了“石油消費峰值”是否已經到來、天然氣在未來能源體系中是否還有位置、可再生能源的“灰犀牛”是否已經到來、禁售燃油車是否意味石油行業黃昏到來等問題,并逐一進行了解答。
在這本書中,作者探討了能源領域的諸多熱點話題,致力于帶著讀者去穿越能源轉型的“迷宮”,探究能源轉型全貌,為讀者們理解“萬花筒”般的能源轉型進程提供了一種增益觀察視角的可能性,其中很多地方都有著作者獨到的見解。例如,書中對德國為何棄核、亞太經濟體為何難以告別煤炭等熱點問題進行了探討;從周期論的視角剖析石油行業百年來波動規律,提出亞太經濟驅動的“超級周期”可能并沒有結束;辨析了“天然氣黃金時代”概念并預測天然氣發展趨勢,對新能源新模式新業態進行了深入分析,使得讀者可以更加清晰把握未來能源轉型的立體圖景。
盡管這本書大量探討全球能源轉型趨勢,但根本立足點仍在于思考和研究中國能源發展面臨的現實問題。書中提出了不少具有建設性的思考,例如,提出推動能源轉型的“減量革命”、“增量革命”和“效率革命”,提出中國能源安全應從“供給安全”、“環境安全”、“價格安全”等多維度進行審視,等等。當然,書中對中國能源轉型路徑的探討很多地方只是點了點題,讀完并不“解渴”,這也是“美中不足”之處。期待更多專家學者參與到這一話題的討論中來。(記者林火燦)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