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油氣合作是不斷探索的過程。6年來,隨著“一帶一路”的深入推進,油氣合作也步入快車道——海外四大油氣戰略通道初步建成,國內能源結構改善,相關產業走出國門,油氣產業的“溢出效應”帶動了能源外交、經濟發展和戰略政策的溝通融合。
3月26至29日,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年會舉行。年會以“共同命運、共同行動、共同發展”為主題,設置了五大板塊50多場圓桌對話,吸引了來自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多名代表參加。
本人受邀擔任了“能源資源領袖圓桌會議”主持人,并以“重視油氣合作的企業層面,促進‘一帶一路’健康發展”為題做了主旨發言。
“一帶一路”油氣合作是不斷探索的過程。6年來,隨著“一帶一路”的深入推進,油氣合作也步入快車道——海外四大油氣戰略通道初步建成,國內能源結構改善,相關產業走出國門,油氣產業的“溢出效應”帶動了能源外交、經濟發展和戰略政策的溝通融合。
認真研究、總結油氣對外合作的經驗教訓,不僅為油氣行業自身,也為其他行業提供重要借鑒。
宏觀頂層設計
保障“一帶一路”平穩發展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6年來,宏觀頂層設計的穩定性和連續性保障了各項工作的有序推進。
我國政府高度重視海外油氣合作,能源外交成為歷年高層互訪的重要議題。國家最高領導人親力親為,推動雙邊、多邊政治關系的良性發展,為海外油氣合作奠定了穩固的政治基礎。同時,外交部、國資委、發改委、商務部等政府部門對境外重大項目獲取實施給予大力支持,促進了海外業務的規模發展。國家層面積極推進國際能源的交流與合作,與上合組織、阿盟、東盟等開展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即將召開的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油氣合作將是論壇的重頭戲,意義重大。
近年來,“一帶一路”沿線的世情國情出現了許多新動向。進入新世紀以前,我國以外資輸入為主,沒有給予外方投資者國民待遇及出入境便利。相應地,相關國家也沒有給予我國投資者和公民上述便利條件。而如今我國已經從資本輸入變為資本輸出大國,舊的雙邊投資保護協議對我國企業海外投資利益的保護顯得較為單薄。“一帶一路”沿線一些國家油氣法律不夠健全,項目合同條款也存在理解上的不一致,爭議在所難免。在友好協商無法達成一致時,提請國際仲裁是通常做法。但一些國家規定只能在項目所在國進行仲裁或者訴訟,不允許提請國際仲裁。
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依靠政府部門的協調,加強與資源國政府的溝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發展日新月異,政策變化快,這需要政府部門及時了解資源國政策變化,研究政策影響,以制定更新適應資源國發展的合作方式。
微觀層面勇于探索
為后續合作奠定基礎
微觀方面,6年來,我國油氣企業“走出去”和“引進來”的步伐都在加快。從資源到技術再到人才,我國的油氣企業已經成為“一帶一路”合作的重要力量。
在國際油氣合作中,堅持“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原則,不斷深化改革、完善鼓勵企業“走出去”,政府為重大能源項目提供融資貸款、稅收優惠等政策支持,提高海外項目競爭力。
在此前提下,我國油氣企業積極參與全球資源配置,布局全球營銷網絡,國際貿易手段多元化,業務結構持續優化。我國油企按市場規律運作,嚴格遵守資源國的法律法規,實現了海外業務的優質高效發展。在治理構架設置上,構建了基于海外項目公司便于跨國經營、利于規避風險和稅收籌劃的法律架構。在項目公司管控上,構建了便于對海外項目公司有效管理、促進中方股東利益最大化的管控模式。
但在企業落實項目的過程中,我國石油企業作為國際油氣市場的新生代力量,也付出了很多“成長的代價”。比如項目的收購并購,有些企業或因不太懂得處理賣方、資源國政府、中介的關系,不太理解項目重組整合的問題,或是企業實力不夠,貿然進入不熟悉的領域,吃了不少虧。還有一些企業對安全、環保、資金等處置不當,造成企業在資源國的發展處境困難;尤其是在項目的運營中,對工期、投資、費用、質量等把控不準,對獨立評價法的缺陷認識不足,使該拿的效益沒拿到,出現虧損。
不過這些有代價的探索和試錯,為下一步的發展積累了寶貴經驗。很多企業已經意識到,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企業需要不斷提高自身技術與商務能力。
加強行業內的協調溝通
增強整體競爭實力
“一帶一路”倡議加速了海外油氣合作的發展,形成了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等擁有上下游一體化完整油氣產業鏈的國際能源公司。這些公司已經初步完成海外業務的戰略布局,在經營能力、資源基礎、技術創新、人才隊伍培養、協作共贏以及文化融合等方面均取得了突出的成績。在4月1日出爐的2019年全球石油和天然氣企業品牌價值榜上,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分列第2位和第3位,中國海油列第21位。當然,跟一些有著多年國際市場打拼經驗的同行相比,我國石油企業的國際業務運作能力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尤其是在境外新項目的獲取方面,如果能夠恢復備案制度,并結合行業協會或者同行評議等方式進行資質審查,就能保證有能力、有意愿的企業優先獲得合作機會,避免無序競爭。
我國的油氣對外合作已經實施了26年,時間長、規模大、效果好,現已成為踐行“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支柱——促進了與沿線國家在投資保護、稅收穩定優惠方面的政策相通;建成四大油氣通道,促進了設施聯通;進行了大量的油氣貿易,促進了貿易暢通;通過投資、貸款和部分援助,促進了資金融通;通過有效的項目實施,在部分國家幫助其建立了完整的油氣工業體系,提高了其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促進了民心相通。(劉朝全系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張景瑜 采寫)
![]() |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