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為期3天的第十一屆國際石油技術大會(IPTC)在北京圓滿落幕。本次大會由中國石油與沙特國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聯合主辦。作為全球油氣行業領域的大型綜合性會議,本屆會議吸引了來自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0多名企業高管、技術專家和行業代表,是全球油氣行業在轉型發展關鍵期的一次高質量盛會。
IPTC董事會主席Joseph M. Reilly表示:本次會議樹立了石油技術大會新的里程碑。大會以“合作與創新:通往可持續能源未來的絲綢之路”為主題,短短3天時間內,舉辦了大會開幕式暨頒獎典禮、CEO全體大會、9場專題分會、4場專家分會、4場項目分會、70場技術分會,以及青年領袖論壇、教育周和閉幕式等。
大會聚集了來自眾多國家石油公司、跨國石油公司、服務公司及學術界的首腦人物。其中8場專題分會的主持人和演講嘉賓主要為來自27家公司或組織的50位高管或專家。全球26個國家的80多個企業和行業組織參會。大會同期還舉辦了石油技術展覽會,展覽總面積2015平方米,40多家公司和組織參加了展會。 (記者 周問雪)
![]() |
IPTC大會現場。常正樂 攝 |
經過長達百年的開采,全球油氣勘探開發總體上向更深、更遠、更極端環境延伸。中國迫切需要在老油田挖潛和提高采收率、非常規油氣規?;_發、深水和超深水等領域,集中攻克一批具有戰略性、革命性意義的瓶頸技術。”
3月26日至28日,第十一屆國際石油技術大會(IPTC)在北京舉行,本屆大會的主題為“合作與創新:通往可持續能源未來的絲綢之路”。能源界的每一次國際盛會都是各方探討交流的重要平臺,也往往帶來能源行業最新的認識與最前沿的動態。技術創新在世界石油工業史上發揮的力量眾所周知,今天我們正走在能源轉型發展的十字路口,技術創新又扮演著什么樣的角色呢?
全球能源轉型中
天然氣重要性凸顯
中國天然氣消費需求增長勢頭可能會延續到2050年前后,最大消費量有望達到6000億至7000億立方米。
——中國石油集團董事長王宜林
全球能源向清潔低碳化轉型且不可逆轉,這已成為全球共識。能源轉型不僅包含更多清潔能源(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也包含增加油氣和可再生能源的比例,擠占煤炭的份額,同時也應包含煤炭的清潔利用。但是由于目前技術尚不十分成熟,煤炭清潔利用和可再生能源發展有限。中國石油集團董事長王宜林認為,從短期來看,化石能源的清潔高效開發利用是應對氣候變化最為現實的途徑,石油公司有責任在緩解氣候變化方面有所作為;在能源結構調整方面,要供應更多的清潔能源,包括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等。
我國能源消費結構處于“多煤少油缺氣”的狀態,煤炭約占60%、石油約占19%、天然氣約占7%、可再生能源約占14%。王宜林在2019 IPTC CEO全體大會上表示,從現在起到2030年,將是中國能源轉型的關鍵十年??偟内厔菔?ldquo;降煤、穩油、增氣、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煤炭占比要降到45%以下、天然氣占比要提高到1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比提高到20%以上。天然氣消費需求增長勢頭可能會延續到2050年前后,最大消費量有望達到6000億至7000億立方米。
王宜林表示,在全球能源轉型的大潮中,天然氣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中國石油已將其視為戰略性、成長性和價值性工程。去年公司的國內天然氣產量近1100億立方米、銷售量達1700億立方米,均占國內總量的60%以上。目前,中國的天然氣發展勢頭迅猛,初步形成了國產常規氣、非常規氣及進口管道氣、LNG等多氣源供應格局。特別是通過建設宏大的天然氣長輸管道工程,極大地擴展了天然氣供應的覆蓋面,直接惠及5億多人,為調整能源結構、治理大氣污染、減少排放做出了重要貢獻。
在CEO全體大會上,天然氣與應對氣候變化成為討論熱點之一。道達爾集團首席執行官潘彥磊表示,能源未來的趨勢是消費增長,挑戰是氣候變化。道達爾是負責任的企業,重視保護環境,致力于減少煤炭使用,支持天然氣的發展。天然氣相對煤炭更加清潔,但要注意甲烷排放泄漏。天然氣非常受歡迎,因為開采成本低,對環境友好,極具競爭力。此前,道達爾戰略與氣候高級副總裁Ladislas Paszkiewicz就稱,天然氣在道達爾的企業整體戰略中占據核心地位。
能源行業創新詮釋
資源有限 技術無限
石油天然氣在未來的幾十年依然舉足輕重。我們要大力發展零排放,先進發動機和燃料技術,碳捕獲、利用和封存(CUSS)技術。
——沙特阿美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阿敏·納瑟爾
就目前來看,煤炭的清潔利用和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無法擔當能源轉型的主力,“穩油、增氣”最為現實,其效果等同于“降煤”。如何開發更多的油氣?王宜林表示,世界石油工業的歷史就是一部技術創新史,今天我們正走在能源轉型發展的十字路口,比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技術創新的力量。
經過長達百年的開采,全球油氣勘探開發重點對象已逐步從常規轉向非常規、從陸地轉向海洋、從淺層淺水轉向深層深水,總體上向更深、更遠、更極端環境延伸,資源劣質化趨勢明顯,開采難度越來越大,對技術及裝備的要求越來越高。王宜林認為,資源有限、技術無限。中國迫切需要在老油田挖潛和提高采收率、非常規油氣規?;_發、深水和超深水等領域,集中攻克一批具有戰略性、革命性意義的瓶頸技術。美國百年二疊盆地依靠技術創新“煥發青春”的成功實踐,給予中國新的啟發和信心。
沙特阿美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阿敏·納瑟爾表示,當前能源形勢模糊不清,但是石油天然氣在未來幾十年依然舉足輕重。雖然電動車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但其只是把碳排放從汽車轉移到發電廠的煙囪。
我們要大力發展零排放,先進發動機和燃料技術,碳捕獲、利用和封存(CUSS)技術。氣候變化是整個行業都面臨的挑戰,要減少碳足跡,必須提高水泵乃至整個生產系統的效率,增加內燃機效率,降低能耗減少排放。CUSS也是其主要項目,利用二氧化碳作為某些工業原料,也在向氫能等新的方向發展。
數字化、智能化、虛擬現實(VR)等新技術正受到能源公司的青睞,并在油氣生產上逐漸發揮重要作用。潘彥磊表示,能源發展的根本動力是通過技術降低成本,技術才能讓能源供應越來越實惠。他說:“10年后技術會發展到什么樣,我們無法想象,正如10年前我們無法想象如今會出現影響力如此大的非常規技術。但是我認為,道達爾公司10年后一定會努力成為一家數字化的公司。數字化、智能化不是用機器替代人,而是讓機器做人不能做的或是危險的事,讓人去做更有價值的事。”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工程執行與技術部高級副總裁馬祖印·伊斯梅爾說:“數字化技術讓項目成本降低、技術運用更加流暢嫻熟,就好像將分散的點串接成流暢的線條一樣,讓整個施工清晰透明。這也是未來行業十分看好的技術方向。”
技術革命將帶來商業模式的變化。澳德賽能源公司首席執行官柯滿德認為,隨著技術的突破,能源供應也將走向全球化。能源行業要思考如何做到讓能源供應與需求更好地匹配起來,就像如今信息網絡技術一樣。所以我覺得,我們要向微軟、谷歌學習,改變我們的思路,實現生產傳輸工作流程全程追蹤和監督。未來,連風能、太陽能都不是離線的,它們將通過傳感器,接入一張能源大網,被更好地管理。
“一帶一路”
打造能源合作利益共同體
亞馬爾項目在合作和創新上都非常具有象征和示范意義,得益于技術創新和法中俄三方的精誠合作,使項目能夠克服多重挑戰提前完工。
——道達爾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潘彥磊
目前,中國石油在國內六大含油氣盆地開展對外合作項目36個,每年實現油氣產量當量1000多萬噸。與此同時,中國石油大力實施“走出去”戰略,積極開展國際合作。“一帶一路”倡議為油氣合作提供了巨大的機遇與平臺。6年來的實踐證明,油氣合作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內容和先行產業。截至今年1月,中國石油在中亞—俄羅斯、中東、亞太等“一帶一路”重點區域的19個國家參與管理和運作著51個油氣合作項目。
中國和沙特是絲綢之路上兩個至關重要的國家,自古以來交流來往密切。在新時代,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與沙特“2030愿景”高度契合,兩國合作廣泛,在油氣領域合作尤其密切,中國石油在包括沙特在內的中東地區權益油產量占整個海外的“半壁江山”。今年2月,遼寧盤錦鑫誠集團與中國兵器集團和沙特阿美集團在北京簽署了華錦阿美石油化工項目合資公司協議,建設15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大項目。
在“冰上絲綢之路”上,據潘彥磊介紹,亞馬爾項目在合作和創新上都非常具有象征和示范意義。面對外界質疑和凍土、超低溫等各種環境和技術挑戰,法中俄三方通過技術創新和精誠合作,使項目提前完工。該項目是迄今為止俄羅斯該行業最杰出的成功項目之一,其中也看到了中國石油突出的技術和實力。
全球能源發展的方向是清潔低碳化,減緩氣候變化關乎整個人類的生存環境,不僅需要能源行業內的合作,也需要跨界合作、協同創新。納瑟爾表示,油氣行業發展需要跨界合作,應對氣候變化非常重要,但是油氣行業不能因為減排問題而在發展問題上裹足不前。實際上,油氣企業減少碳排放可操作的方法很多。近年來,沙特阿美做了很多探索,比如氣化全產業鏈,加大原油直接轉為化工品比例,加強與內燃機、兵工企業等技術合資合作。這種跨界合作,將傳統的合作關系升級,探索新的節能、環保、低排放的技術。
隨著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席卷全球,油氣行業的技術進步越來越依靠跨界合作、協同創新,加快與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以及納米、石墨烯等新材料的深度融合,引領企業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王宜林表示,近年來,中國石油主動與IT 巨頭跨界合作,成功搭建上游業務數據互聯、技術互通、研究協同的勘探開發智能共享平臺,下一步還將在智能鉆井、智慧油田、納米智能驅油等新一代勘探開發技術研發上,開展更加廣泛的跨界合作。柯滿德表示,要開展與非能源企業更廣泛深入的合作,運用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等新技術,在能源開發商業化和保護環境之間實現平衡。
4月下旬,中國政府將在北京舉辦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油氣合作依然是最重要的議題之一。王宜林表示,同期中國石油將再次舉辦“一帶一路”油氣合作圓桌會議,歡迎大家再次蒞臨北京,共謀能源絲綢之路的發展大計。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