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近三屆劍橋能源周的主題看,始終圍繞的一個話題就是能源轉型的現在、未來,世界能源發展的大戰略何去何從。目前,全球能源發展方向正處在十字路口,各國家、各類型的能源公司都有著自身不同的戰略決策,大方向一致路徑卻不盡相同,如何能在相互借鑒的基礎上求同存異保持各自的戰略定力,決定著未來各自發展的方向,這也正是戰略魅力所在,望眼欲穿觀百年發展。——編者
上世紀70年代,丹尼爾·耶金在華盛頓創立劍橋能源周(Cambridge Energy Research Associates Week),2006年能源信息、分析軟件供應商IHS Energy收購劍橋能源周,并將會議舉辦地遷移至休斯敦,旨在為世界各國業界領導者、監管人員和政府官員提供專業交流平臺。
2019年第38屆劍橋能源周(CERAWEEK)將于3月11日至15日在美國休斯敦召開。本屆能源周的主題是“新的競爭世界:重塑能源未來”(New World of Rivalries: Reshaping the Energy Future)。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每屆能源周的會議架構、形式基本相似,但內容、主題和重點往往與時俱進,這也是CERAWEEK的魅力所在。能源周已經連續辦了37屆,參會人數、會議檔次和會議費用一直居高不下。
說CERAWEEK是能源界的“達沃斯論壇”一點都不為過。于大多數從事能源戰略研究的工作者而言,都希望有機會去領略一下這場“思想的盛宴”。
本屆能源周有哪些看點?從會議議程看,至少有以下四個方面、十幾個看點。
技術與創新是“發力點”
技術與創新一直是CERAWEEK的重點和炫亮之處。其實,技術與創新一直是能源行業,特別是石油行業的靈魂所在。100多年來,石油行業每次“觸底反彈”,其反彈力往往都是重大技術突破提供的。CERAWEEK之所以把技術和創新作為重頭戲,估計也是其主辦方——IHSMarkit公司想給外界塑造“引領行業潮流”的印象。
看點1:無人駕駛技術(Driverless Technology)。與傳統燃油汽車相比,無人駕駛技術是貢獻者、攪局者還是破壞者?本屆CERAWEEK將有一場專門的分論壇對之進行討論。
看點2:低碳與“碳強度”(Carbon Intensity,CI)。將有專門的分論壇討論碳排放、碳交易和碳成本等問題,而且,“碳強度”是討論的重點。在美國加州、加拿大和歐盟,對具有低CI特點的生物燃料的需求在未來十年會大幅上升,那么,其他國家的情形怎樣?。
看點3:電動車充電。電動車充電和收費方式,推動了消費者的行為轉變,也為能源供應商創造了新的商業模式。充電樁的布置及相應的基礎設施問題等,到目前依然沒有徹底解決好。這也是本屆CERAWEEK討論的話題。
看點4:氫能及“氫輸送經濟”。作為低碳能源載體,氫越來越受到關注,應用于工業、發電、家庭和運輸。未來新能源格局中,氫能會占有一席之地,但份額有多大?氫輸送經濟是什么樣的?
戰略與能源地緣政治是“重頭戲”
能源戰略和能源地緣政治一直是每屆CERAWEEK的“重頭戲”,基本上體現在每場全體大會(整個能源周期間,會安排十多場全體大會、全體午餐會和晚餐會)上安排的主旨演講(Keynote Speech)中。重要的能源政策、觀點和思想的碰撞交鋒、公司戰略、重大地緣政治問題的分析等,往往蘊含在每一次主旨演講和隨后與丹尼爾·耶金博士(歷年CERAWEEK的“金牌主持”)的“對話”中。
看點5:大公司和資源國的戰略動向。出席今年CERAWEEK的大佬有哪些?從會議日程上看,有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美國能源部長杰克·佩里、OPEC秘書長、IEA秘書長、BP和雪佛龍公司的掌門人,以及巴西、阿聯酋等重點產油國的能源部長們,等等。
看點6:重點資源國及其國家石油公司的角色和政策動向。于亞洲國家石油公司而言,其海外投資策略如何調整?海外資產組合如何管理?于非洲、拉美、中亞的資源國及其國家石油公司而言,如何才能更好地管控地面上的風險,以吸引更多的外國資本?這些也是會議討論的焦點。
看點7:能源地緣政治。一方面,頁巖油和天然氣使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油氣生產國。美國的能源豐富是否打破了全球能源地緣政治的“傳統”?歐佩克會繼續存在嗎?美國供應會影響沙特阿拉伯與俄羅斯之間的關系及其在能源市場中的作用嗎?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油氣進口國能否影響其供應商的地緣政治動態?另一方面,烏克蘭、俄羅斯、敘利亞、伊朗、也門和委內瑞拉等全球能源地緣政治的熱點國家,其下一步走向如何?以上這些也是會議討論的重點。
市場和產業鏈分析是“定盤星”
每年的CERAWEEK均會對全球油氣市場、油氣產業、油氣價值鏈的共性問題進行分析,這也是會議主辦方必上的“硬菜”。預計今年的CERAWEEK也不例外,從議程中看,市場和產業鏈分析可謂本屆會議的“定盤星”。
看點8:全球上游戰略,更多元化還是更專業化?自2014年石油價格大幅下跌以來,石油和天然氣公司重新調整其投資組合以尋求成本競爭力。這就出現了兩個方向,一是有些公司變得更加“專業化”, 特別是在北美非常規、加拿大油砂、綜合天然氣項目等業務領域的核心競爭能力不斷提升;而另一個方向是“多元化”,因為能源轉型正在刺激一些大石油公司向低碳多元化發展。那么,問題來了,更多元化還是更專業化?
看點9:全球煉油市場。亞洲和中東地區目前是全球煉油產能增長的中心,這兩個地區的總和構成了全球煉油產能增長的75%以上。但是,在全球能源轉型和低碳環保政策的壓力下,這些大規模上馬的煉油產能的前景如何?是生存的策略還是滅絕的道路?獲勝的法寶是什么?與亞洲和中東下游業務的參會人員而言,這絕對是看點。
看點10:全球石油市場與油價。過去的6個月,關于油價的討論從100美元到“它能走多遠?”“50美元/桶的價格能否保得住”。這一變化反映了市場心理的變化。本次會議將討論全球石油需求、供應、成本、價格和相關地緣政治問題。它們對2019年及以后的全球石油市場意味著什么?
各種專題分析是“壓艙石”
其實,每屆CERAWEEK,會議期間,每天一早和中午的各種主題分論壇(也叫專題分析會或戰略對話會,Strategy Dialogues)才是參會代表們,特別是戰略研究人員需要特別關注的。因為每一場分析會的信息量都很大,圍繞某一問題、某一專題、某一領域進行深度分析,顯得更有料、更有價值。
看點11:“前沿風險勘探”還是“盆地綜合勘探”?一些實力較強的大石油公司依然把精力和重點放在前沿風險勘探上,這屬于高投入、高風險、潛在的高回報,需要一點點運氣,但更多是技術和合同模式在發揮關鍵作用。而目前,越來越多公司開始重視陸上“盆地綜合勘探”(Whole Basin Strategy),優選陸上的盆地進行二次綜合研究,輔以新技術、新模式,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看點12:回報與增長,美國頁巖油氣的挑戰。當前,美國頁巖油氣陷入某種程度的“危機”,投資者特別是PE和VC,其投資偏好發生了轉變。這引發外界的普遍擔心,美國的頁巖油氣是一場“龐氏騙局”嗎?
看點13:中國未來的天然氣供應,競爭日益加劇的市場。許多全球天然氣供應商已經將中國視為其天然氣出口的主要目的地。事實上,在IHS的展望中,到2030年,中國的天然氣需求將每五年增長約1000億立方米。本次會議的專家對話中,政府如何看待天然氣進口依賴? 包括頁巖氣在內的中國國內非常規天然氣開發是否會大幅替代進口?液化天然氣和管道氣進口在中國哪些地區的PK最激烈?這些問題相信與會的中國參會人員都會關注。
看點14:北美天然氣與LNG現狀與問題分析。基礎設施將如何跟上快速增長的步伐?LNG基礎設施將如何融資?
以上這些看點只是本屆CERAWEEK的一部分,于全球能源界戰略研究人員而言,劍橋能源周就像一頓上檔次的“年夜飯”,以上看點就是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能吃上是口福,消化吸收變成自己的東西則是能力。
在祝福CERAWEEK同時,實際也在期待中國能源界何時能有自己的、與CERAWEEK齊名甚至超越其國際影響力的能源周?(作者陸如泉系中國石油集團國際部綜合處處長)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