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談“油控”,對人類、對全球來說,都有非常重要意義,這是因為人類已進入全新的時代。目前,人類生存面臨來自環境和氣候變化的威脅,化石能源是對環境和氣候變化影響最大的因素之一。
環境對人類的傷害,是由過去落后的生產發展方式所導致,這一點我們深有體會,這也讓我們的可持續生存與發展受到挑戰。所以,化石能源的控制,對中國有特殊意義、對整個人類也是意義非凡。
可再生能源將超出預期
石油消費控制,是今天必須要采取積極、堅定的措施。
中國政府在這一方面已經采取了行動。這些年對煤的控制已經有了很好的效果,而且也對石油消費進行控制采取了相應措施。
中國政府在《巴黎協定》承諾,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要達到高峰,然后不斷遞減。我相信,中國過去所采取的有效行動,可以使碳排放的高峰期提前到來。特別是在石油消費控制上采取積極措施,可以更好地實現《巴黎協定》的承諾。
按照我們的測算,中國石油消費高峰是7.2億噸。如果不控制石油消費,人類未來發展不僅在環境和氣候變化上不可持續,也會在生存空間上不可持續。
未來,世界要發生很大變化,其中之一就是工業化國家會越來越多。工業化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資源的大量消耗和環境的嚴重污染。所以,中國在十六大提出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就是要走出一條技術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類資源能夠充分發揮的工業化道路。
如果13億中國人走工業化,超過13億人口的印度也走工業化,再加上中東國家、非洲國家、南美國家,世界石油不僅不夠用,而且會帶來更大的災難。所以,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是中國采取的可持續發展的新方式。
按照現在的能源消費趨勢,不管美國頁巖氣和頁巖油的發展有多好,考慮到2050年人類要增加20億~30億人,如果按照過去的工業化發展方式,沒有那么多的能源可供應。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發展可再生能源,是我們的必然途徑。
這些年來,由于技術的進步,光伏、風能的成本大大降低。按照世界可再生能源組織的預測,到2020年,無論是海上風電、陸上風電,還是光伏、光熱,它的下端成本都會接近傳統化石能源。2020年以后,這些技術進步還會有一個大的突破。
2018年底,三峽集團在青海投產的一個光伏項目,上網電價是每度0.31元,而當地的煤電脫硫后的上網電價是0.32元。所以,可再生能源有非常好的性價比。
如果再堅持5到10年,我相信,可再生能源大規模發展將超出我們的預期,它們將會成為能源消費增量增長的絕對主力。在傳統能源的存量中,化石能源消費量會大幅降低。石油替代方案在短期內將能取得較大效果。
中國要力爭能源自給
推動石油消費控制的另外一個主要意義是,如果主要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將綠色低碳作為發展戰略,國際能源、地緣政治版圖將重新改寫。2030年以后,如果新能源消費在能源消費總量上占到30%,這個版圖還會發生重大變化。
能源安全問題、中國能源自給問題,從現在開始都要慎重考慮。中國起碼要做到60%~70%的石油不再對外依賴,而是可以對內依賴,甚至對內依賴能達到70%~80%。這就需要進行規劃和采取措施。
目前,中國有幾大優勢可以得到充分發揮。
第一,要改變能源結構,應以清潔能源為主,大力發展天然氣,中國的頁巖氣發展潛力遠遠超出想象,所以,主要精力要放在技術進步上。
第二,要把提高能效作為節省資源能源的第一要務。中國的能耗是發達國家的3倍,所以,在提高能效上,從中國政府到民間,要作為第一要務來抓。
我們很多行業的技術標準不高,能源浪費太大。隨著新技術領域的進步,從工業互聯網、大數據,到智能制造等,能效都可以大幅提高,能耗大幅降低。
此外,還要極大地推動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的發展,特別是電動汽車領域。其實,中國無論在汽車領域、建筑領域,還是化工領域,在產業、技術、能源、政策等方面,都應該作整體規劃,再統一實施。
現在,政府職責越來越清晰。如果還用以往的觀念去看待新的經濟規模和新經濟發展方式,就失靈了。企業的發展也是一樣,如果還按照昨天的發展思維考慮明天的事情,到明天就一定會受挫,會遇到大的阻力。
中國要立足于能源自給或者能源基本自給,或許有很多人不相信有這個可能性。我想說,這個可能性極大,雖然確實存在諸多困難,但有機會實現。現在重要的是不在于能不能做成,而在于我們的視野有多遠,能不能看到這一點。
所以,政府建議各級企業、各個行業要用未來的眼光來做今天的事業,用未來人類新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來推動今天的生產方式變革、技術變革和企業發展模式變革。
(作者傅成玉,系中國石化集團原董事長、油控項目核心組組長,中國科學報記者李惠鈺根據其在首屆“跨越石油時代”國際研討會上的發言整理。)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