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9年2月,大連長興島的恒力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現場。
視覺中國 供圖 |
近年來,國內成品油需求的增速下滑和地方民營大型煉化項目的相繼投產,導致全國煉化產能過剩的問題日趨嚴重,2019年的過剩產能預計將達到1.2億噸。石化產業“低端產品擁擠,高端產品缺乏”的結構性矛盾突出。為了促進我國油氣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政府推出了煉化銷售全放開的重要舉措。
倒逼上游提質增效
煉化銷售全放開后,民間資本進入,將憑借其在市場中的靈活性,更加自主地參與國際原油進口,與國有企業的進口形成有效補充,從而多元化中國的油氣資源供給,優化進口策略。同時,煉化的全放開將豐富國內勘探開發企業下游客戶的類型和數量,市場化競爭的加劇將倒逼上游提質增效,更好地保障國家油氣資源的接續供應能力。另外,煉化銷售的全放開也將催生更多的油氣裝備需求,從而帶動油氣裝備制造企業的發展,共同分享改革紅利。
增進管網高效互通
民營煉廠大多局限于“海運到港、公路轉運”的模式,煉化銷售的全放開將對油氣的儲存、調度和運輸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得油氣管網的建設和使用更加精準高效。未來將開啟運銷分離和管煉分離的新時代,加快管道和儲運設施互聯互通的進程,推進基礎設施向市場成員公平開放,有助于優化資源配置。同時,煉化銷售的全放開將激勵管網企業提升運營效率,降低管輸費用,讓改革紅利惠及更多的市場主體。
驅動銷售企業轉型升級
銷售完全放開后,外資將進入國內成品油市場,驅動國內油氣企業變革傳統的商業模式,不再簡單地以比拼價格的形式參與市場競爭,而是以樹立品牌形象、比拼服務和實施差異化價格等為主的綜合性競爭。同時,銷售的完全放開將有助于國內油氣企業與國際石油巨頭展開貿易、人才和技術的合作,提升石油產業鏈的外資利用能力和水平。另外,銷售完全放開將有助于構建競爭充分的成品油終端銷售市場格局,為建立石油石化產品的市場化定價機制做鋪墊。
推動行業協同發展
煉化銷售的全放開將有助于推動油氣全產業鏈的協同發展,以實現油氣開發—輸配流通—煉化銷售全產業鏈的齊頭并進。此外,還將培育市場定價能力,充分反映中國石油石化產業的供需變化形勢,引導相關產品在國際和國內兩個市場之間進行有效的雙向流動。值得注意的是,透明的價格體系將有利于生產者進行決策優化和風險管理,也有利于消費者進行消費行為調節,以促進石油石化行業的長期、穩定和健康發展。
(陳浩為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柳君、凌慧婷、彭凇為其學生)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