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消息: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甘河工業園區結合其產業之間有較強關聯度的實際,圍繞資源的最大化利用發展相關產業,積極推進資源的綜合開發、有效配置、循環利用。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被列為國家第二批循環經濟試點園區后,鑒于甘河工業區已初步形成了以鋁、鋅、鉛等有色金屬生產加工,再生資源循環利用和天然氣化工、PVC等為主的產業集群,企業之間、產業之間有較強關聯度,但產業結構中高新技術產業和技術密集型產品比重較低的實際,甘河工業區率先啟動實施了循環經濟示范區項目。園區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和無害化的原則,積極構建循環經濟共生網絡,強化生態產業鏈建設,引導和支持企業對能利用的廢渣、廢氣、廢水進行綜合回收利用,積極推進清潔生產,使三廢排放減少到最小程度。先后建成了1萬噸鋅粉、10噸銦回收利用等項目,實現了所有企業污水零排放,鉛、鋅廢渣綜合回收利用。
針對有色金屬冶煉項目環保要求高、投資大的特點,園區提高項目準入門檻,在招商引資中,不單純看數量、看總量,而是注重企業循環程度,堅持較高的技術工藝、環保標準,選擇高技術含量的企業入駐園區。目前,園區引進的27個重大工業項目,都是科技含量高、產業鏈條長、帶動力強、環保設施配套的項目。特別是黃河上游水電開發公司、西部礦業集團等大企業入駐,極大地提升了園區招商引資質量。
園區把生態保護作為進一步發展的生命線,專門成立了環保分局,配備了相應人員和檢測設備。在嚴格落實入園項目環保“三同時”制度的基礎上,加強對已建成投產企業的日常環境監測。在園區整合后,圍繞把園區打造成我國重要的有色金屬生產加工基地和化工產業基地的目標,對2005年以前為增加園區經濟總量而入駐,但工藝落后、污染嚴重和產業不符合當前定位的企業下決心進行關停拆除。目前,已拆除和關停了粗鉛廠、水泥廠、造紙廠、酒廠等5家企業。經環保部門對甘河工業園區及周圍地表水、地下水、環境空氣、土壤環境質量現狀進行的兩次全面監測顯示,園區污染下降,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