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8年底,五大跨國公司(殼牌、埃克森美孚、道達爾、雪佛龍、BP)LNG年產能達到1.138億噸,成功轉型成為“油氣并重”的公司。2019年油價下行風險仍存,快速的應變能力下,加快天然氣轉型成為五大跨國石油公司在原油穩產壓力下適應能源轉型的主動謀變。面對LNG產業帶來諸如價格下行、產能過剩、項目成本控制等一系列風險,各大油氣公司將如何應對?”
![]() |
LNG增長市場格局持續調整
LNG產業方興未艾。2018年,全球進口LNG達到3.138億噸,同比增長8.3%。截至目前,LNG產能國家22個,生產LNG國家20個,進口國家42個,擁有LNG終端國家新增10個。
當前全球LNG市場格局正面臨深刻轉型和重塑,各國都鉚足力氣駛入“賽車道”。2010年卡塔爾LNG產能曾居全球首位,2018年被澳大利亞超越。在競爭加劇的背景下,卡塔爾決定通過大幅提高LNG產量來穩固其作為最大LNG出口國的地位。在現有7700萬噸/年產能基礎上,擴建3條780萬噸/年生產線,使其產能超過1億噸/年。美國則是潛力巨大,幾年內產能迅速發展到接近1億噸/年,并擬建產能近4億噸/年。目前俄羅斯產能已近3000萬噸/年,還在計劃實施新的戰略,預計到2035年,LNG產能達到1億噸/年,約占全球增長需求的一半。莫桑比克在建產能1850萬噸/年,遠期產能將超過7000萬噸/年。由此可以看出,LNG行業的快速發展正在推動天然氣向全球市場轉變,不斷影響改變著天然氣市場的“游戲規則”。
根據挪威雷斯塔能源公司預計,截至目前,全球共有3300萬噸/年的液化產能和290億美元的資本支出得到了批準,今年LNG新建投資額有望達到近1030億美元。今明兩年,將有超過1億噸的液化產能進入最終投資決定階段,投資和供應激增或使產能進一步過剩,這將給跨國石油公司LNG產業發展帶來一系列風險和挑戰。項目的規模和產能對于投資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既要考慮自身投資組合結構,又要保證項目投資不影響其他項目的資金運轉。在市場投資和供應激增的情況下,五大國際公司致力于擴大自身市場影響力,不斷推動項目進展。
![]() |
航行中的LNG運輸船。 |
全球化配置組合投資控制風險
近年來,在全球LNG貿易市場上,一支名為組合投資者(Portfolio players)的力量逐漸開始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經由LNG組合投資者交易的液化天然氣量不僅在現貨領域出現增長,在長約合同方面同樣經歷了增長。國際石油公司均在發力布局這一領域,從事LNG組合投資的油公司和貿易商數量均有所增加。
不同的LNG組合投資者,其LNG供應的多樣化程度和市場銷路都是個性化的,通過內部優化其供應和基礎設施,成功的LNG組合投資者應當可以在保證LNG供應給終端用戶的同時,更有效地參與LNG短期及中期市場活動。除現貨外,近年來長期及中期合同中亦能發現LNG組合投資者的身影。
目前來看,對于LNG組合投資者,機遇與挑戰并存。大型LNG組合投資者們需要更加謹慎地控制風險,以保證項目和合同的盈利。
價值鏈組合、營銷的地域組合、合同類型組合、價格組合、供貨時間組合——五大石油公司各自采用五種組合策略中的數種甚至全部。殼牌采用長期合約與短期合約組合,提高現貨銷售比例。高價格由高效率實現,以穩定利潤回報;道達爾對大量在建項目的LNG簽約承銷,到2022年達1760萬噸/年,力圖減少長貿合同,2017~2022年間銷售合同平均50%以上被重簽;雪佛龍則在短短幾年內入股安哥拉(Angola)LNG和澳大利亞哥貢(Gorgon)LNG、惠斯通(Wheatstone)LNG項目,使總產能和權益產能迅速達到4600萬噸/年和1780萬噸/年,坐上了LNG第四把交椅;埃克森美孚以多組合平抑風險,營銷的全球組合,將PNG LNG項目650萬噸簽給了中國石化和大阪瓦斯(Osaka Gas),將莫桑比克魯伍馬(Rovuma)LNG承銷量對外簽約。
由此看來,隨著市場競爭格局更加多極化,傳統的“照付不議”商業模式開始遭遇挑戰。特別是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開始加入LNG進口行列,跨國石油公司針對更高的信用風險、支付風險和法律風險,采取了“五大組合,全球配置與靈活性使價格最大化、運輸最優化、費用最小化、風險最小化”的方式。
![]() |
中國石油江蘇如東LNG接收站。 |
前瞻性儲備保障遠期可持續發展
在天然氣領域,無論是在經濟上升期還是低迷期,無論是高油價期還是低油價期,國際石油公司都堅持長期發展戰略,推進業務持續穩定發展。這種前瞻思維使得國際石油公司不但能夠先一步把握行業未來發展方向,還可以利用自身領導優勢引領整個行業朝著符合其戰略發展的方向前進。
深水、非常規及LNG被視為上游重要的接替領域。根據IHS的預測數據,殼牌、雪佛龍未來5年新增LNG產量分別為127萬桶油當量/日、140萬桶油當量/日,在公司未來5年新增產量中的占比分別達到19%、24%,國際大石油公司對LNG發展抱有極大熱情。
全球環境治理力度加大、新興國家及地區需求增長、浮式儲存及再氣化裝置(FSRU)等新技術的出現,推動全球LNG需求持續增長,因此跨國石油公司也正在不斷地積極進行戰略調整,儲備遠期項目以保障LNG業務可持續發展。
儲備遠期項目的腳步從未停下。殼牌擬建印尼阿帕蒂(Abadi)LNG、尼日利亞LNG T7-8、澳大利亞西北海域浮式液化天然氣(Sunrise FLNG)和坦桑尼亞Tanzania LNG等項目,總產能達8400萬噸/年;埃克森美孚儲備西加拿大WCC LNG、莫桑比克擴大液化產能項目;道達爾儲備NLNG T7-8、黃銅(Brass)LNG等項目;雪佛龍儲備西加拿大基蒂馬特(Kitimat)LNG、澳大利亞惠斯通(Wheatstone)LNG擴大產能項目等;BP儲備塞內加爾陸上和浮式LNG項目、澳大利亞瀏覽者(Browse)LNG項目。
堅持長期戰略是大型國際石油公司始終屹立不倒的關鍵因素。歷經百年風云發展至今,正是由于其不僅看重短期項目利潤,而且注重長期投資效益,能夠正確把握市場遠期發展趨勢,并幾十年如一日地堅定推進戰略,從而保持自身在全球能源行業的領導地位。
轉型大趨勢一體化綜合能源服務商
當前市場環境下,各參與方意識到要積極向“資源供應整合商”轉型,借助足夠多的產品組合和足夠強的靈活性來鞏固競爭優勢,滿足越來越多國家對LNG的需求。
預計未來LNG貿易方式更加多元化,買方與賣方的界限更加模糊,各類市場參與主體的競爭與合作將成為新常態。對跨國石油公司來說,擁有一體化的產業鏈條是他們的競爭優勢,包括積極進軍電力及貿易市場,發展LNG船舶運輸,進軍終端消費市場,發展更多的B2B和B2C業務等。
殼牌采用的是“上游擴張、下游盈利”戰略,收購雷普索爾北美以外LNG資產,產能增加420萬噸/年;增持加拿大LNG出口設施10%股份,持股達50%;簽署歐洲天然氣通道接收站擴建協議;以700億美元收購BG集團,獲其7個國家LNG資產;優化澳大利亞和大西洋盆地LNG資產,帶來在美國和東非發展LNG機會。除此之外,新的能源業務如低碳運輸燃料(高級生物燃料、氫氣、車輛充電等)、電力(太陽能、海上風力等)也在不斷開拓發展中。
道達爾在印尼、卡塔爾、也門、尼日利亞、澳大利亞、挪威、俄羅斯等10個國家擁有19個LNG項目、26條生產線,將天然氣銷售與電力生產緊密結合,實現上下游一體化,加速實施天然氣全價值鏈整合戰略,進行縱向整合。投資跨越了整個價值鏈,尤其是LNG下游,既增加附加值,又降低市場不景氣情況下風險。
BP一直在加緊提升天然氣和LNG的戰略地位。目前LNG業務主要分布在阿聯酋、澳大利亞、特立尼達、印尼、安哥拉等國,預計到2020年,石油占60%的現狀將被天然氣占60%的新形勢所替換。BP建立了LNG項目平衡組合,擬擴建產能、收購新股份,實現擴張和多元化,還強化LNG貿易業務,從美國和莫桑比克的新項目簽訂了目的地靈活的貿易大單。
當前,跨國石油公司都在努力追求LNG全產業鏈的價值最大化,上游領域努力鞏固“資源供應整合商”的地位,下游領域積極拓展市場空間,上下游行業邊界日趨模糊,未來“一體化綜合能源服務商”將成為各大公司轉型的大趨勢。(記者 王馨悅 特約記者 劉貴洲 任立新)
本版圖表數據來源:Wood Markenzie, IHS Markit, IIGNL LNG industry Annual Report,中國石油規劃總院
![]() |
五大石油公司2018年LNG權益產能比較 |
![]() |
LNG產能大國產能比較 |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