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11日電 (記者安蓓)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國內形勢,我國著力深化市場化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推動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在近日召開的“新型開放大國——共建開放型世界經濟的中國選擇”高峰論壇上,長期從事改革開放研究的專家們圍繞擴大高水平開放提出建議。
“以高水平開放推動形成改革發展新格局,通過擴大開放在更大范圍內參與競爭,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同世界經濟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動。”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說。
他強調,要以高水平開放推動市場化改革,強化競爭政策的基礎性地位,努力打造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推動經濟轉型升級。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張卓元說,用高水平開放倒逼深化改革,具有重大現實意義。中國經濟發展空間廣大,在改革開放中充分釋放經濟活力,將為穩定經濟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中國的開放,是高水平、全方位的開放,這符合世界發展的利益。”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說,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服務鏈、價值鏈緊密相聯、相互支撐。共建開放型世界經濟,各個國家和地區之間通過互聯互通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收益,才能共享發展。
“中國加快主動對外開放,努力打造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將吸引更多外資進入中國市場。”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彭森說。
彭森強調,挑戰諸多,中國要堅持深化市場化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來應對。要堅持競爭中性原則,讓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開公平公正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要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推動“非禁即入”普遍落實;要實施好公平競爭審查制度,處理好政府和市場之間的關系。
國家發展改革委區域開放司原司長趙艾說,以開放倒逼改革,加強改革的系統集成、協同高效,從而有效應對各種風險挑戰,實現發展目標。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