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油價整體震蕩上揚。下半年由于減產、中美貿易談判等問題,油價行情不容樂觀。
2019年上半年油價整體震蕩上揚,布倫特最高達75.6美元/桶,相當于一度漲至去年11月的高位。不過好景不長,隨著地緣風險情緒的緩和以及中美貿易風險升級拖累原油需求前景,油價漲勢受阻并且運行方向發生扭轉。下半年,各種因素將對油價產生怎樣的影響?
上半年:先漲后跌再度上漲
回顧今年上半年,油市格局呈現出先漲后跌態勢,漲勢緩慢穩進,跌勢卻短而急促。推動油價上漲的主要因素有兩點,一方面是OPEC繼續減產且減產執行率較高使得供應端不斷縮減,另一方面則是美伊緊張關系升級導致地緣政治風險加劇。
今年年初以來,中美貿易關系逐漸緩和,加上以沙特為首的減產同盟國積極推進減產,今年油市開局便迎來一片利好,油價接連上漲。隨著OPEC+深化減產,委內瑞拉、利比亞等國家局勢不穩,原油產量不斷下滑進一步縮緊市場供應,再加上美國取消對伊朗的制裁豁免,美伊緊張局勢愈演愈烈等一系因素推動油價迎來上半年最高點,美原油價格最高達66.6美元/桶,布倫特價格最高達75.6美元/桶。然而,下跌的信號也就此開始。
油價漲至最高位后,隔日因特朗普發聲OPEC增產以對沖伊朗制裁帶來了供應縮減,市場開始出現恐慌情緒。眾所周知,特朗普每逢發表推特抨擊OPEC都會令油價大跌,再加上此前OPEC確有增產動向,因此連續兩日油價迎來暴跌。后續油市伴隨著中東風險局勢升溫以及美國原油庫存增加等多方交織下,油價漲漲跌跌進入區間震蕩階段,但再未回到此前高位。不過好景不長,市場擔心供應過剩以及經濟衰退,美伊局勢降溫,中美貿易風險再起,使得股市暴跌,交易商紛紛拋售原油等風險資產,造成油價連續大幅下滑,再加上美國原油庫存繼續刷新高位,油市接連遭遇重挫。僅僅7個交易日,美原油跌幅超15%,布倫特跌幅超10%,油價跌至年內1月中旬51美元/桶價位水平。
油價再臨低位后,OPEC坐不住了,產油國不斷釋放延長減產的言論,使得油價底部得以穩住。隨后阿曼灣油輪遇襲、中美領導人通話重燃貿易和談希望、伊朗擊落美國無人機引發戰爭擔憂等短線利好再度提振油價拉漲。上半年美原油累計上漲11.93美元,漲幅逾25%,但同比下跌20.39%;布倫特累計上漲11.64美元,漲幅逾21%,同比下跌14.52%。
整體來看,今年上半年,以OPEC+減產為底,地緣風險為助力,推動油價接連上漲。但全球經濟疲軟,需求前景不佳,加上地緣溢價回吐,油價高位回落。可以看出盡管上半年油價整體漲勢較好,但較去年同期仍遠遠不足。
下半年:三因素油價不容樂觀
上半年,油市先漲后跌而后再度拉漲,走出“N”形行情。其間,伊核協議的意外破局,成為影響因素中最大的黑馬,也成為催化原油市場的導火索。
下半年,原油市場行情主要要關注三點。一是減產及后續進行問題;二是中美貿易談判及央行寬松貨幣問題;三是伊朗局勢如何演繹問題。當然,除了這三大因素之外,第三季度需重點關注美國原油去庫存問題,第四季度則是美國原油大幅增產問題。
關于減產,市場無需抱有絕對信心。一方面,單純的延長減產期限僅能給予油市較強的底部支撐,提振油價連續暴漲的動力明顯不足。因為在需求端相對疲弱的大環境下,加之美國原油產量的穩步增加,當前的減產對油市的主導力明顯弱化。另一方面,減產行動的主力沙特目前已經超額減產,再度降低產量的空間幾乎沒有,而且在夏季用油高峰期,沙特需要增加原油產量用以國內發電。俄羅斯減產確實比之前大為改觀,但客觀原因是自身原油管線污染導致,目前俄羅斯已經在大幅增產。俄羅斯與伊拉克一樣,口頭支持減產而實際經常處于作弊減產的狀態,減產執行力不可恭維。
全球經濟因貿易戰而備受拖累,而這種拖累必然因貿易戰長久性而持續顯現。經濟疲軟已經是事實,各國央行寬松貨幣政策僅能延后經濟衰落,但并不能阻止。因此,對于原油需求需謹慎對待,樂觀可以,但需時刻保持警惕,特別是風險資產暴跌帶動下的引領作用。
關通過以上三點來看,下半年原油市場行情不容樂觀,但也無需過分悲觀。減產疊加第三季度美國原油去庫存利好,原油價格震蕩上行為主,當然其間貿易磋商樂觀預期同樣作用明顯。進入第四季度,美國原油產量大幅增加,會大大抵消減產作用,且需求開始呈現季節性疲弱狀態,原油價格從高位一路下行,但因減產的持續進行,下行的速率會比較慢。(文章有刪減)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